第二百八十四章 汉王骑-第3/4页





    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只要是汉王被困,那么宋国就完蛋了,不管外面有多少军队,都改变不了灭国的命运。这就是刘正龙为完颜宗翰挖下的天坑,他坚信,不管完颜宗翰多么狡猾,面对这个坑都必须跳进来,这个险觉得值得去做。

    果不其然,在刘正龙进入太原城的当天晚上,金军就在第一时间围困了太原府,并且四面围堵,想要喊把汉王死死地困在城中。

    完颜宗翰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当然能够看出来汉王的真实意图,毫无疑问就是逼迫金军出击。当然了,他还没有自大到可以击溃汉军,捉拿或者杀死汉王,但是挖壕沟,布置路障,把汉王死死地困在城中还是有可能性的。

    金军在城外忙碌,汉军在城内也没有闲下来,城中的宋军正式编入汉军,将领们誓言为汉王而战。当然,按照汉军的惯例。龙魂社成员会入驻军队,一明一暗,来掌控这支军队。王禀只是这支汉军的军事指挥官,只负责打仗,而曹骏则做为生活思想主官进入军中的,监控整个军队的动向,确保这支军队是忠于汉王,为汉王而浴血奋战,冲锋陷阵。

    汉王刘正龙亲自宴请了城中的八大家族,当然在这之前已经拜会了王家的王即王老爷子,只有说服了八大家族,等击溃了完颜宗翰之后,才能够将城中的百姓迁移出去。

    在拿到了足够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八大家族很痛快地答应迁移。这就为王禀守城扫除了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城中的备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刘正龙为王禀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毕竟两世为人,对于守城还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也知道当年靖康之耻时,太原府是在什么状况下被金军攻克的,当然也知道如何避免太原城被攻克。

    城内,王禀的儿子加紧操练军队,练习守城战术,王巍协同张纯孝来统筹城中的各种大小事务。而王禀和汉王郑天推敲太原城的防守,研究如何把漏洞减少到最低,推演金军各种攻城的方式,来寻找破解之道。

    城中在忙碌,城外更加忙碌,金军是一门心思想要把汉王困死在城中,已经开始挖壕沟,设置路障,防止汉王突围。

    就在金军忙碌的时候,汉军悄悄地从四面包抄过来。首先杀来的是,仇琼英的一万骑兵,她的军队在距离金军大营十里之外悄然埋伏在大山之中,之前所谓的进军阳泉只是一个幌子,骑兵杀到阳泉,驻军就投降了,毕竟之前投降金军也是迫不得已。这一以来仇琼英麾下就变成了一万骑兵,一万五千步兵。

    整个战术的设计,仇琼英全程参与,这次袭击金军,她当然是首当其冲了,只不过进攻要等汉王骑打响袭击战开始。

    花荣的八千汉王骑比仇琼英晚到了大半天,他们同时还带着两万义军,尽管义军的战斗力很差,但是没有大宋禁军那些陋习,假以时日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这一战,很显然义军是发挥不了作用的,最多是呐喊助威,见识一下战争的残酷。

    靖康二年十一月初三晚上,王进率领的一万骑兵秘密埋伏到金军大营的南边,潘有龙率领的一万骑兵,两万义军埋伏在金军大营的西边。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金军被包围了,只不过,完颜宗翰并没有太过惊慌,毕竟汉军只有不到四万骑兵,至于那些步兵都是乌合之众,不用担心。相反,完颜宗翰倒是觉得,刘正龙不过如此而已,所谓的不败战神,只是宋人自吹自擂,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现在金军还有五万五千骑兵,三万多附庸军在兵力上不弱于汉军,至于战斗力,在完颜宗翰看来,金军还是要远远强过汉军的。

    战斗里的强弱,不是感觉的,而是打出来的。十一月初四凌晨突然天降大雪,狂风怒号,随着惊天动地的炮声,八千彪悍的汉王骑率先冲出阵地,就像钢铁洪流般从东边冲向金军大营,与此同时,仇琼英率领一万骑兵在汉王骑的左翼,一万五千步兵在汉王骑的右翼,犹如猛虎下山一般朝金军大营冲去。

    毫无疑问,东边是主攻,以汉王骑的强大冲击力,撕开金军的大营,将金军成功的驱赶。而金军知道决战时刻的到来,早就布下重兵迎战,在东边是完颜宗之率领的两万大军,其中五千铁浮图就在这边,这可以说是两支重甲骑兵在战场上的正面对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