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战争与逃跑-第4/5页





    宋钦宗对京城保卫战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皇后朱琏偕同太子出城,他一点都没有阻拦的意思。如果不是被李纲那几个老匹夫阻拦的话,他也走了,怎么会留在京城担惊受怕呢?

    宋钦宗赵桓有气无力地说道:“你先去一趟河东路宣旨,让秦国公前来勤王救驾。”

    “不去,去也没有用。如果这样能让秦国公前来勤王救驾的话,他也不会受伤了。我可不想自取其辱。”

    “好吧,你也没有必要去京兆府,其实去西京洛阳也行,说不定过段时间朕也去西京。”

    宋钦宗赵桓对于京城保卫战没有信心,只要是有一点扛不住的迹象,他一定会出走的,所以才让皇后朱琏去西京洛阳,而不是去京兆府。

    “好吧!”

    太上皇,公主们都走了,皇后也走了,皇太子也走了,这个时候,宋钦宗赵桓心中多少有点安心了,他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守住京城。

    事情哪有宋钦宗赵桓想的那么简单,事情比想象中的要复杂一百倍。物价飞涨,京城内已经乱成一窝粥了。那些豪门权贵早就把家眷送走了,现在也不着急,可是老百姓可就不同了,一个个想出城,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城外的老百姓每天大量涌进京城。当然,金国的奸细也趁机混进城了,在京城制造混乱。

    投降派和主战派整天争论不休,宋钦宗就头疼死了,这还不是让他头疼的,最离谱的就是到十一月十五的时候,勤王救驾的队伍被金军见灭了将近二十万。金军已经开始在京城外安营扎寨,围城只是时间问题。

    宣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早朝。

    兵部尚书孙傅启奏道:“陛下,现在金军已经拿下了汤阴,濬州,到现在位置,金国东征大军已经全部渡过黄河,即将对京城实行合围,如果短时间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京城包围战方案的话,臣建议陛下西巡西京。”

    孙傅谈不上是主战派,也谈不上是主和派。只不过是出于江山社稷安危的考虑,不希望官家被困京城。在他看来,李纲负责京城防卫不靠谱,不管怎么样,都不能置官家于危险境地,当务之急是把官家送走。

    孙傅的观点就是官家只要离开京城了,哪怕是玉石俱焚也无所谓。他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最多是无能之辈,没有能力主持防务工作。

    宋钦宗一听到金军完成了渡河,那合围京城只是时间问题,顿时就有了逃走的意思,现在孙傅提出来了,他就顺口说道:“西北战事也很紧,秦国公也受伤了,朕也应该西巡西京。”

    “不行。”李纲是个急性子,一听到官家要走,他急忙出列说道:“陛下,现在京城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我们一定可以击溃金军。这个时候孙傅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竟然要陛下西巡,这会挫伤军民抗战信心的,臣请旨斩杀这个奸贼。”

    你大爷的,孙傅没有想到这个李纲怎么一张嘴就让官家斩掉自己的脑袋,气急败坏的他急忙说道:“陛下,千金之躯不下堂,陛下您身系天下安危,怎么能够以身犯险呢?要知道一旦京城被困,那么圣旨怎么能出城,又怎么能够号召天下兵马前来勤王救驾呢?”

    孙傅毕竟还是有脑子知道这个时候直接反驳李纲不合适,他只是一味的强调官家安危,可不代表不会反击,这个家伙冷冷地说道:“李大人,大话都会说,可如何守住京城,你有成熟的方案么?”

    对呀,如何守住京城,才是关键。官家也想知道这个问题,他急忙问道:“李卿家,如何守城,你的方案拿出来没有。”

    方案,提到方案,李纲就头疼,现在整个京城内几乎几乎每个人都在唱反调,大小官员都在对着干,连一个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

    也难怪李纲会遭遇这样的困境,京城的军队本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宋徽宗赵佶控制的,早就被这个逃跑皇帝带到南方了。而另外一部分一直在四大家族为首的功勋世家,这群家伙是最清楚,最了解大宋禁军的。都指望着刘正龙前来当救世主的,怎么会把这个机会交给李纲呢?当然了,这些人也不认为李纲这个书呆子能够守住京城,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掣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