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战初定 龙归帝京-第4/5页
蔡京不指望儿子们能够达到自己的成就,但是也希望可以给儿孙铺路,很显然刘正龙这个人不会忘记自己做的事情的,一定会提携自己后人的。
第二天,官军收复云州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每一个角落。云州的收复和当初收复幽州,定州是不一样的。要知道幽州,定州是童贯兵败之后花钱赎回来的,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之前老百姓对于童贯赎回来幽州争议倒不是很大,可是现在刘正龙拿下云州,两者对比之后,刘正龙在京城的呼声一下子高涨了起来。
各家报纸争相报道,很多京官都加入了轮战,有为童贯辩护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刘正龙的赞歌。
太学生陈东更是刘正龙忠实的拥趸,这个家伙在太学里面开始演讲,为刘正龙造势。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消息从西北传来,那就是耶律大石在白达部落头领白达古尔的支持下建立西辽,派人到京城觐见宋徽宗,希望可以和大宋联手进攻金国。
御史中丞何栗不知道哪根筋抽了起来,竟然弹劾李邦彦在西北贪赃枉法,这三件事情连在一起,一下子就把宋徽宗给惹火了。
宋徽宗一直以来都拿不定怎么安置刘正龙,这是百年不遇的奇才,用吧,这个家伙屡战屡胜,让人忌惮,不用吧,这样的人才才三十出头,总不能闲置不用吧。
如果没有收复云州的话,把刘正龙罢免了也就罢啦,可是现在云州收复了,这和童贯收复幽州是天壤之别,这种情况下就显得花钱收复幽州有失朝廷的颜面,一向注重颜面的宋徽宗大为恼火,这是他第一次对童贯不满,觉得这个家伙有点老迈昏聩了,远不如刘正龙。
有一件事情,宋徽宗不方便对外人讲,那就是幽州,定州等仿佛一下子成了无底洞,把河北路,京东路,京西路三路的财政都淘空了。三司不断地抱怨,朝廷吃紧,这都有童贯惹下的祸,这让宋徽宗大为恼火。宋徽宗可不认为是幽州淘空了三路,淘空了朝廷,而是童贯贪墨造成的,心中对童贯十分的不满。
更加让宋徽宗恼火的事情还在后面的,当初刘正龙亲口许诺给朝廷一千万贯,现在既然解除了这个家伙的兵权,又怎么好意思开口要呢?在这种情况下,又传来了李邦彦贪墨,这样对比看来,好像除去刘正龙之外,都是贪赃枉法。
怎么办,怎么办,宋徽宗一时间没有主意了,他是不想交给刘正龙兵权,可又不能不用,可究竟怎么用,一时间真的没有主意。
没有主意的时候,宋徽宗一般会见两个人,第一个就是老神仙林灵素,这个家伙会帮助自己排忧解难,从来都没有失望过。第二个就是柳家老爷子,可以说宋徽宗这一朝所有经济政策都是老头子出谋划策。
这一次,虽然牵涉到了财政,可是刘正龙的妻子柳如烟出身柳家,这种情况下见柳老爷子显然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宋徽宗决定找林灵素求解。
林灵素一直不愿意帮助刘正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都被绑架在刘正咯的战车上,想躲都躲不开。这不,这一次又被绑上了战车,面对皇帝的追问,林灵素暗中发誓最后一次帮助刘正龙。
宋徽宗很无奈地说道:“刘正龙这个人,成了朕的一块心病,你是知道的,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可是一直带兵的话,显然不妥,这点还真的让朕为难。”
“陛下,恐怕你为难的不是这点吧,刘正龙不是武将,是天子门生,即便是不带兵,不管是做京官,还是下放一任知府都可以。这应该不是陛下为难的地方,您最为难的应该是李邦彦宣抚西北,只知道贪墨钱财,惹得西北军门怨声载道,童贯宣抚燕山府,河北路弄得是三路财路枯竭,这点才是陛下您最大的顾忌吧。”
宋徽宗点点头,他很无奈地说道:“虽然西北军门怨声载道,毕竟无伤大局,不管李邦彦怎么闹,都不会伤及西北的稳定,刘正龙已经把西夏打残了,不管西北怎么闹都出不了大乱子。可是,幽州,河北直接和金国接触,如果人口不断地流向金国,需要不断地让朝廷输送钱粮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不是三路被掏空,而是朝廷被掏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