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暗潮云涌-第2/5页





    开封县五大家族之间的关系,要远比功勋世家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孙,封,蔡,郑,谢这五家的先祖是从一个村子出来的,一起投军,一起在战场冲杀,一起回来定居。一百六十年来互相联姻,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密不可分了。现在来了一个外人,用千顷良田做诱饵,就可以让谢东孝背叛,这怎么不能让谢东仁生气呢?

    “可是,李明山背后是太宰王黼,这里面牵涉到了太子和恽王之争。现在胜利的天平向恽王倾倒,如果我们抓不住的话,将来注定会被清洗。”

    谢东孝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把和王家的结盟,在李明山搭桥下投靠王黼的情况说了出来,最后他说道:“上传容易下船难,只要是枢相能够顺利收复幽云十六州,那么恽王取代太子位置基本上是铁板钉钉。我们也注定会水涨船高。现在王相公,李相公,枢相等很多重臣都看好恽王。甚至连曹家,石家也都押宝在恽王身上,而潘家,高家并没有投靠太子,这就说明太子逐渐失去圣眷,早晚被废。”

    谢家内部的会议,究竟谈了什么内容,外界不得而知,而孙,封,蔡,郑四大家族内部的会议也没有公开,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开封县暗潮云涌,气氛越来越紧张。

    潘韵好久没有回娘家了,可是这次不回去是不行了,她接到消息之后,没有半点迟疑,当天晚上就回娘家了。

    潘旭听完女儿潘韵的话之后,就知道挡不住的,刘正龙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主,这才到开封县多久便要捅出来这么大的篓子。不过他也知道刘正龙不是那种容易冲动的人,既然这么做,那一定是考虑清楚了。

    表面上看只是动一个小小的县丞,实际上矛头对准了王黼,更要命的是,最终战火会烧到恽王赵楷的头上,到时候官家会是什么态度呢?官家的疑心很重,

    潘旭是一个及其沉稳之人,他知道刘正龙这样做一定是能够抓住铁证,可即便是铁证如山,也很难保证全身而退。要是引火烧身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愿意,也不敢冒险的潘旭最终还是把潘景,潘礼请了过来,这次把高琛也叫了过来。

    听完潘旭的讲述之后,高琛说道:“事情或许还没有到那一步,刘正龙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北线虽然出征,但是出师不利,辛兴宗被萧干和耶律大石联手打的大败,而且辽国丞相李处温也已经因为叛国罪被处死,现在童贯能不能收回幽云十六州还在两可,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冒险扳倒王黼。要知道这不是扳倒王黼那么简单,而是把矛头直想了恽王。现在的问题是官家究竟是怎么想的,是让太子和恽王继续争斗下去,还是动了换太子的心思,这都不好说,毕竟开国以来还没有罢黜太子的先例,官家应该没有理由这么做。如果在把握不清官家心思的情况下,贸然行动,注定会引火烧身。最好是派人到开封县去摸下底,然后再做定夺。梁师成已经开始倒向恽王了,很多事情都会被皇城司监视,这也是刘正龙不敢回来的原因,还是派个可靠之人去探一下究竟吧。别中了蔡京那个老狐狸的奸计。”

    高琛是觉得刘正龙被老狐狸蔡京算计了,是蔡京想扳倒王黼,只是把刘正龙当枪使,这种情况下不同意冒险。最后他说道:“扳倒王黼,我没有意见,只是觉得应该是蔡京打头阵,毕竟文官集团内斗对于我们来说才最有利。”

    “现在的问题不是文官集团内斗,而是曹家,石家和我们是离心离德,现在已经押宝在恽王身上,说白了,是两边下注如果我们扳倒王黼的时候,曹家和石家背后使绊子,那么会相当麻烦。”潘景也不同意冒险,他说道:“其实,曹家一直不愿意放弃领头羊的位置,当初也只是权宜之计,现在阿龙转成地方官,他们立刻就蹦出来了。但是,只要是能够把王黼拿掉,成功地打击了恽王,那么曹家就再也蹦跶不起来了。听说,西夏新皇帝将会在下月登基,而且北线战事也会随时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提前做扳倒王黼的准备,只要是时机成熟,就开战,当然最好是有蔡京那边挑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