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尊重你妹-第3/5页





    徐腾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华银财团的医疗医药产业该如何发展,每一步该怎么走,徐腾已经和这几位联席合伙人讨论了太多次,每个负责人心里都很清楚未来是什么样子。

    金融、医疗医药、半导体电子及通信、智能网络科技,这是华银财团的四大核心产业,每一个都是无穷无尽的金矿,至于其他的地产酒店及建筑工程、电气机械、能源技术……都不过是华银财团的外围业务,哪怕是核电、宇航产业。

    金钱、生命、通信网络、人工智能。

    徐腾总是能抓住真正的要害。

    华银财团的医疗医药产业这边,最艰难的那一步已经闯了过去,徐腾就不用太操心了,将这一杯百富威士忌饮去大半,他才问李达霄,“交行那边的事,大致还顺利吧?”

    “已经定了,中汇公司持股占30%的主体,55%是央企及华银财团的机构持股,最后是15%的流通股。最终算下来,肯定是国有股长期占主体,只是后期通过资本市场的操作,华腾公司可以超过中汇位列第一大股东的席位。”李达霄意思是说,上面允许华腾公司超过中汇,成为交行的第一大股东,但要等等,不要急。

    “嗯,这就够了,咱们也没有必要夺取交通银行的绝对控股权,凡事过犹不及嘛!”徐腾对各种生意的轻重把握一直很精准,金融业永远不是医疗医药产业,这是一个国家核心问题。

    他不会夺取交通银行的绝对控股权,同长江银行一样,他只想保持一个相对控股的地位,主导银行的发展方向,同华腾工业联合体深度整合。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生意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关于交行的混合所有制股改,徐腾也在幕后盘算十年之久,煞费苦心,这件事成功之后,华银财团在国内就绝对控股华夏、民生两大银行,以相对控股的方式,控制着长江银行和交通银行,同时保持着农行的第二大股东席位。

    在中国金融业的舞台上,他和华银财团能够达到的巅峰水平就是这样了。

    “做生意,不容易啊。”徐腾笑了笑,终于可以展露出临近成功的喜悦,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是啊,我们做的都是大生意,肯定不容易啊!”李达霄颇为感慨,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华银财团也真是苦心经营了太久,确实不容易。

    徐腾在2016年4月-6月的海外投资访问,就是要避开这两件事的最终决策,让两位副理事长负责,让自己的吃相好看一点点。

    当然,他在海外也是很努力的配合政府规划,让一路一带的规划迅速超越TPP,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概念,对于中国力推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也起到很强的推进作用。

    此时此刻。

    徐腾只能说,或许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这一次海外投资访问,徐腾提出两个很重要的观点,一是全球制造业的分散与区域合作化;二是一路一带的全面经济合作框架,不仅包括基建、低端制造业,也包括中高端制造业的产能合作,包括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合作。

    不管怎么说,先忽悠各国上船,加入RCEP再说吧。

    印度的反悔和政策的随意性,确实是有点硬伤,让徐腾也很头疼,毕竟在目前确定的9个华腾工业园中,印度的华腾工业园份量是最重的。

    这也是徐腾做出的一个大决策,一个大变化,想要推动华银财团在印度的利益规模,而不是满足于和印度本土财阀、本土企业的合作。

    对徐腾来说,只有突破印度本土财阀这种合作限制,他才能让华银财团在印度市场占据更高的地位,在金融、医疗医药、半导体电子及通信、智能网络科技四大核心产业,在印度获取他想要的突破。

    结果没搞成。

    虽然政府层面还会继续公关,劝说印度不要出尔反尔,但是,徐腾估计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印度人民党政府的民粹主义思潮是很厉害的,原本就很担心华银财团乘势吞并印度的本土市场。

    华腾工业园这种事,有人不要,必然也就有人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