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青春-第3/6页
古城区的古朴传统与商业步行街,老派的别墅和大学旧校区,江岸区cBd的现代和摩天大楼,西城区的高科技园林立,大学城的青春热浪和创业热潮;北城区的化工与能源,西江区的科研基地和工业厂房。
整座城市南连嵍山,北有庐江湖,三座大桥和两条地铁线路横跨长江,将这座长江两岸的城市连成一体,四十多处公园各有别致,湖泊相连,尤其是城南的紫龙山公园覆盖了城区1/7的面积。
徐腾和夏莉每周都可以抽出时间,和大学时代的朋友聚会,彼此多已成家立业,有时连孩子也带出来,就在草原牧场这种有儿童乐园的平民餐馆聚会。
在江州的生活,对他们夫妻而言是开心的,喜悦的,自在的,惬意的。
即便在饭店、街上、市偶尔有人打扰合影,大多也是华银财团的员工,因为这座城市差不多有1/5的人口直接,或者间接的受聘于华银财团。
这一周是丹桂园七结义的聚餐时间,因为齐小鹏终于决定再婚了,求婚很成功……其实女方等了半年,不知道通过夏莉催促了多少次。
每一次到徐家抱怨齐小鹏死活不想成婚时,徐腾和夏莉都会哈哈坏笑,安慰对方耐心的,毕竟两人都是二婚,有心魔,可以理解。
谁能想到啊。
转来转去,居然是阎小青。
阎小青大学毕业之后在江泰集团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拿了陈健的一笔赞助去美国留学,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后来去了自己心中的圣殿麦格劳希尔出版社,还是做翻译工作。
人就是这样。
实现理想才意识到,理想连狗屁都不如,一切都只是自己想象的太美好。
阎小青在美国和一位留学美国,居住在纽约的学长结了婚,又离了婚,2o14年狼狈的带着孩子逃回江州,最后在夏莉和萧姐打理的华夏自然保护基金会工作。
她现在肯定有点后悔,那时如果不离开江泰集团,现在怎么也能混个高级,或者中级合伙人的位置。
反正都过去了,她也不提了,平时帮夏莉处理那些基金会的事,收入还行。
齐小鹏对她一直有点想法,毕竟高中时代暗恋过,两人性格也挺合适,在人生道路上都属于那种屡屡撞墙的。阴差阳错,两人居然谈上了,凑活也能过。
江师大西门街的丹桂园饭店已是有着二十年历史的老店了,这是徐腾和陈健最早涉足生意场时,投资的第一家物业,后来成了江泰集团旗下的高档饭店连锁品牌之一,主打湘菜、泰国菜和南美菜系,辣,酸辣,配酒一般都是来自南美的小拉菲和新西兰云湾,国内红酒则是云南红为主。
西门街这一家,o7年的时候重建过,有六百多个席位,四人桌为主,包厢五十多间,有大有小。
徐腾、夏莉、蒋英毓、陈健……这些老友记,一般都是有7号包厢,位置偏僻,空间大,**性好。
因为齐小鹏和阎小青要结婚了,今天来的人特别多,柳俊生、宫钥菲夫妇,顾晨和赵普都来了,陈玉龙也来了,大家喝着酒,想起以前的一些旧事都觉得好笑。
赵普一时激动,将第一次聚会时,陈健在卫生间告诉他们一瓶酒价格是好几千时,14o4宿舍的另外三个男生当时就懵逼了,都在骂蒋英毓太黑了,完全就是一个酒托。
蒋英毓和夏莉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徐腾想一想也觉得好笑,那时候,他其实还真是蛮紧张的,一瓶酒三百多美刀呢。
人生真的过得好快啊!
此时的徐腾大致看一眼,蒋英毓、夏莉、杨滟、宋媛媛、孟小梦都结婚了,孩子都上幼儿园,上小学了,齐小鹏转来转去,最后居然和阎小青在一起,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和奇迹。
陈玉龙这些年变化也挺大的,终于说了一个旧事,当初在车里看到丹桂园七结义时,他也是很愤怒的。
大家都还是笑着,笑着笑着,彼此忽然间有点沉默,有点唏嘘,感慨光阴似箭,恍惚之间就人到中年了。
“那什么说法来的……?”蒋英毓端起这杯云湾长相思,想了想,“来,就让我们致青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