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英雄终有落寞时-第2/5页





    至于这条曼清线最终能否赚钱,就要看泰国经济未来三十年的增长率,尤其是人口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空间,能否达到盈利的标准。

    万博集团与中车集团、中铁的合作方式很简单,联合竞标,万博负责总包、融资及运营,中车负责车辆和交通技术,万博与中铁联合建设。

    特别是在与外国政府、地方政府、政客、民众,以及各种NGO组织打交道的工作,以及整体的企划宣传和国际公关,都由万博集团承担。

    这些方面历来是中车中铁在海外开拓业务的短板,通过和万博集团结盟,确实是相互得利,而对海外政府,特别是对东盟而言,不用出钱,只要出政策,将业务运营权交给万博集团30年,或者40年即可。

    万博集团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BOT建筑工程承包商,特别是在国内业务,基本占据国内BOT工程总量的70%,拥有国内仅有的两条混合所有制模式的高铁线路。

    未来,这个数量将增加到7条,总里程占中国高铁总量的1/3。

    万博集团也不是都靠华银财团提供融资,大致上,华银财团只占一半,另外一半的融资主要还是来自国内的三大政策性银行,特别是随着亚投行的成立,未来承担亚投行主要投资业务的商业机构就是万博集团。

    这是中国唯一跻身全球TOP3,业务规模世界第一的巨型建筑工程承包及运营商,相比老牌的法国万喜、德国豪赫蒂夫、西班牙ACS建筑集团,这些竞争对手的业务规模都逐渐被万博集团甩在身后。

    万博集团在成本、采购和执行效率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即便在全球市场布局及经验、人才上有一定劣势,这些年也通过海外兼并比利时德米公司、荷兰奥范德、BAM、美国URS、Emcor等公司,快速弥补了不足。

    徐腾和陈安邦在办公室谈了几十分钟,确定万博集团确实有很大的把握拿下曼清线,就同意了陈安邦的计划,暂时先让日本和泰国签署曼清线的合作框架协议,慢慢在幕后做破坏性的宣传,强调这条铁路根本不可能盈利,等几年再利用泰国自身的社会舆论,迫使泰国政府降低曼清线的标准和建设成本,让万博集团中标。

    同日本企业在海外工程领域竞争了这么多年,陈安邦早就对日系了若指掌,确信日本根本不会设置一个替补方案,只要认定现有的方案,就会毫不犹豫的拼命一搏,搏到被挤出为止。

    陈安邦要做的就是说服徐腾,让徐腾说服中车集团介入曼谷-清迈线的竞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给日系一个大大的惊喜。

    做生意这种事,只要是拼谋略时,中国商人真的就厉害了。

    陈安邦这个老牌的江淮商人,在徐腾崛起之前,一直被视作江淮商人的典范,又精又狠又低调,不动声色的玩弄权谋。

    只谈业务能力和做生意的水平,徐腾对这个人没有任何疑虑,包括陈安邦利用几次海外收购,慢慢增持万博集团的股份,徐腾也没有反对意见。

    做生意嘛,既然要让别人呕心沥血的全力以赴,就要让别人多赚点钱,多持股份。

    徐腾的算计是长线,毕竟陈安邦会老,会退,而他的儿子恐怕是没有机会接班了,虽然陈安邦这么想,一直为此竭尽所能,徐腾却不会这么想。

    徐腾的安排很简单,陈安邦退休之日,就是华腾置地集团的俞董事长空降万博集团之时,至于老同学陈玉龙,徐腾会抽调到华腾置地集团担任CEO的职务。

    这种事,徐腾不会说,他只是慢慢在幕后控制。

    陈安邦是否能觉察到?

    很难说。

    反正陈安邦一直在努力的想让儿子接班。

    生意上的事情谈完了。

    “巡检组的调查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吧?”陈安邦忍不住还是要问一问徐腾,他的意思,被抓几个操盘手再所难免,财团内部的担心是徐腾会不会被判刑,或者是徐总、李达霄这个级别会不会被判刑?

    “没什么大问题,不用太担心,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徐腾一如既往的淡定,喝着这杯温热的绿茶,笑一笑,示意陈安邦不用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