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人生就是这么牛叉-第7/8页
想搞定这一切,你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搞定当地的政客,让这些在地方势力通天的政客解决问题;二是政府出面,强力迫使对方政府拿出手段保证项目的顺利。
华银财团一般来说是两个方案一起采用,很多工程的成本都比纸面上高的多,最后的净利润并不是很好。
“你们尽量保证每年3oo亿美元的一路一带基建投资规模,怎么样?政府尽量帮你们处理问题,但是,最终能否盈利还是要。”邱领导开出一个条件,感觉已经很低标准。
“不可能。”徐腾直接否决,“资金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些国家的政治非常不稳定,除非国家有8个航母群,沿着一路一带巡逻,确保不管哪个国家的新政府上台都不敢找中资企业的麻烦,那就没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没有,但不代表以后没有,可能十年后,即便没有8艘,至少也有四五艘。”邱领导已经不是过去的邱领导了,在这个岗位上历经多年磨砺,越来越政客,为了完成指示尽情忽悠企业去送死。
“行,我尽量吧。”徐腾只能说,你糊弄我,我就糊弄你,你当我是央企啊,都听你指挥?按照徐腾对国内政治的了解,决策层根本不对企业提出这种定量的目标,都是邱领导这种中层干部喜欢搞指标,拿到数字回去汇报显示工作成绩。
“行,只要你尽力就行,反正只要能盈利,我相信你们华银财团是绝对不会错过的。”邱领导不死磨硬泡了,他算是来,一年多没见,徐腾已经不是过去的徐腾,没那么好的涵养了,脾气变坏了。
邱领导仔细想想,觉得也可以理解,徐腾连华尔街都搞了,连中东财团都腰斩了,连欧盟都随心所欲的抨击,根本不给欧盟一丁点的东道主颜面。
无他。
人家的人生就是这么牛叉!
邱领导很擅长察言观色,几句话一聊就很清楚,他这个部级领导在徐腾眼里就是一个小小的中层干部,说话不管用,不用太当回事。
邱领导仔细想想,觉得也可以理解,徐腾从o7年以后就一直是外国元对等谈生意,内阁大臣这一级,确实不用太在意。
“那还有最后一件事。”邱领导本来列出一个长的清单,都希望徐腾解决他的工作难题,临时改变决定,少麻烦徐腾为妙,万一惹怒了,搞不好是他倒霉。
错。
邱领导相信,万一出事,99.99倒霉。
“说吧。”徐腾还是有涵养的,虽然猜到是什么破事,也很平静的听着。
“东北……那边,你打算怎么处理?”邱领导刚提了“东北”两字就明显感觉房间里的气温骤降7度,有杀气,真的有杀气。
“东北有什么问题,和我有关吗,为什么要我处理?”徐腾连续三问,静静的注视着屡次“建议”华银财团振兴东北的邱领导,决定一次搞清楚,让对方以后少提这种事。
“东北经济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当然,和华银财团没关系,也没有必要劳烦理事长亲自处理。”邱领导只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小徐同志已经练成了九阳神功,天下无敌,他还是得识相点,收敛一点点。
时代不同了,现在决策层强调的是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不换思路,就只能换岗位了。
“东北经济问题,我再和您说最后一次,请您完整的反应上去。”徐腾有杀气,但也不会轻易出手,依然是有涵养的特意用了敬语,“任何一个经济板块的展都以人口资源为核心基础,东北经济长期萧条,根本问题是人才都补贴了京津冀,甚至是补贴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他的问题,只是细节的小问题。根本问题无法解决,解决其他问题只能是部分程度的缓解。所以,我个人不建议反复提及重振东北的政策方向,搞产业规划要以市场基本规律为基础,连人口都没有,怎么重振?”
“其次,我建议对国家经济板块重新定义,南方以珠江湾经济圈为新定义,北方以渤海湾经济圈为新定义,中部以长江经济带为新定义,少提京津冀和珠三角,扩大传统经济板块的范围,最多就是通过一带两圈一江两湾的扩散效应,拉动周边增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