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凯撒-第6/8页





    相比于美国商业文化对职业高管的推崇精神,徐腾更相信大股东对自身利益的长期负责,他也不断强调,没有明确责任人的企业,终究都会被淘汰。

    利用这个下午茶的空余时间,徐腾顺便继续劝说毕尔盖茨,不应该再减持微软的股份,要对自己创造的企业负责。

    巴菲特老先生的重点显然不在这里,忽然问徐腾,“The-ShunFamliy在美国科技产业的投资到底有多少?”

    “非常多。”毕尔盖茨替徐腾回答,喝一口祁门红茶,不以为然,他的实际意思是The-ShunFamliy在美国的投资无所不在。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巴菲特完全不能理解这一点,直到今天,巴菲特才发现The-ShunFamliy是推特的第一家天使投资基金,也是第一家私募投资基金。

    “大概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的事,我父亲在那个阶段大致获取了超过一百亿美元的巨额投资,然后就开始投资美国的网络科技股。2003年,在我创业成功后,我们开始更广泛的投资美国网络科技和生物科技的创新公司。在过去十年,我们在美国投资了一百多亿美元,大约涉及1700家新兴的创业公司,到目前为止,只有15%的投资是成功的,约有一半不断出售给其他投资机构和网络科技公司,剩下都是不成功的破产了,一无所获。”徐腾稍微解释一下,示意巴菲特先生不用太在意,The-ShunFamliy并没有垄断整个美国网络科技产业。

    巴菲特其实一直不太喜欢做创业型投资,和黑石集团类似,更喜欢在传统产业寻找被低估的优质企业,通过长期持股获取回报,譬如银行、保险、糖企、食品公司之类的。

    巴菲特倒也投资了两家页岩油气和资源矿业公司,但他收手套现的速度比徐腾还快,这就是老牌股神的嗅觉,即便没有最完善的全球性大数据资料,也能敏锐的通过判断中国GDP减速的诸多指标性参数,提前撤出资源投资市场。

    SVB硅银集团的彼得泰尔和巴菲特就属于典型的两种投资人,彼得泰尔专注于天使投资和私募运作,被誉为硅谷之王。

    徐腾在美国投资的1700家新兴创业公司,70%是通过SVB硅银集团操作的。

    做为投资人,徐腾实际上介乎彼得泰尔、巴菲特之间,或者说是两人之和,既做新兴的创业投资,也做传统的控股投资。

    所以,彼得泰尔被视作硅谷之王,巴菲特被视作股神,徐腾则是经营之神……在美国,徐腾其实是被称作“资本皇帝”,这大概是因为他来自东方,而且不是“Emperor”,而是“TheKaiser-of-Capital”。

    你翻开很多报纸,,就是专指徐腾,资本家之中的凯撒,领袖,皇帝。

    这就是徐腾在美国,在整个世界的地位,其实没有一个美国媒体,或者是欧洲媒体发自内心的喜欢他,只是真的惹不起。

    “他们有很多失败的投资案例,但是,成功的案例更多,譬如谷歌、Apple、Prikedln,都是很高的回报率。”毕尔盖茨其实也是猜的,没有人告诉他,他只是做为这个行业的领袖之一,凭藉经验和内幕消息,大致推测谷歌和Apple的哪些持股基金是属于The-ShunFamliy。

    众所周知,华腾公司早在2004年就在大规模投资智能手机产业,开发操作系统,但最终愿意联手Apple推动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联手谷歌推动安卓操作系统,确实出人预料。

    最终,徐腾用这两个策略迅速击穿微软在平台系统的领先地位。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谷歌和Apple公司的配合程度,完全像是华腾公司的控股企业,另一方面,SVB硅银在这两家科技巨头的持股比例,也是一年高于一年。

    同时,很多人都知道,The-ShunFamliy是SVB硅银集团的幕后大股东。

    这些频繁的资本操作看似相互分散,但足以让毕尔盖茨和微软公司意识到,腾讯、众趣、谷歌、Apple是一个科技产业的大联盟,相互合作,共同对付微软。

    在过去七年,腾讯和谷歌持有的安卓、麒麟两大操作系统,正在不断形成更完善的生态圈,不断挤压微软Windows系统的市场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