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讲究是一种境界-第4/5页





    追本溯源,富邦公司如今落得今日的下场,其实还要怪徐腾,逼得太紧,导致吴晓邦担任CEO时,邀请另外几股人入股富邦,甚至是让对方持有大股东的席位。

    现在大环境变了,一切悔之晚矣。

    徐腾现在出手,用华银财团旗下国有持股比例最高的金融机构低调并购富邦保险,就是要用一个最低调的策略收回资产,将事态简单化。

    在这个并购案中,富邦保险这些年持有的几家地方农商行股份,则由华银财团操作,以更低的价格转让给国有金融机构。

    徐腾代表华银财团和几家央企的出价肯定是偏低的,即便如此,鲁老爷子也得谢谢徐家。

    现在这个大环境,除了徐家,没有人能帮他们。

    徐总帮他们在英国富信旗下设立一个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海外信托资产公司,加在一起不到10亿美金,就这么多钱,到此为止。

    以后的话,徐腾估计他们也没有机会了。

    徐腾和鲁老爷子谈到深夜,才亲自送老人家和萧姐离开,回到书房时,贺永安还在,两人继续谈了一会。

    这是一个坏历史的终结。

    从2013年开始,国内的经济秩序会彻底扭转,变得更好。

    徐腾可能是国内个别知道的事情极多,但是,仍然抱有执着坚定的美好希望,并且等到这一天的人,在这些年里,他也是少数不走坏路的私企老板——他确实也不需要。

    他这么些年一直是清清白白的做生意,用一种最“讲究”的方式做生意,还能将生意做的这么大,实在是一个奇迹般的本事,国内商界基本是不得不服。

    他的策略很简单,一力降十巧,抓大放小。

    在国内,只有华银财团有能力协助各市搞大规模的新城区综合开发和城建总包,从智慧城市到清洁城市,甚至到轻轨,到地铁,整个华腾工业联合体都能在内部协商。

    所以,华银财团派一个代表团去谈,基本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议价能力极强。

    因为各省市基本没的选,你要开发一个板块,新城区,从交通到医疗教育,到水电等基础设施,到轻轨,到地铁,到工业园区,除了华银财团,国内哪个地产开发商能扛得住这种级别和体量的投资。

    徐腾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拿下大合同之后,会将一些城中村之类比较复杂,以及争议较大的项目扔出去,交给本地开发商竞争。

    徐腾和华银财团其实是一个不沾锅,不和任何坏事沾边,这十年一直专注搞正面的大事,同时在这个过程计算精准,确保高利润。

    所以到了2013年,徐腾在国内商界的口碑、美誉、地位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华银财团的很多业务也是润物无声的悄然扩大,原先很多不是华银财团的合同,做不下去之后总要有人接盘,最好的接盘商一直都是华银财团。

    那些事,徐腾一概不问,以他在国内商界的极致地位,也根本不在乎。

    只要有利可图,甚至只要不亏,他负责将这些项目收工,给各方一个完美的交代,大多数的项目还是利润可观的,因为他接手的价位都是极低的,谁亏谁死跟他也没有关系。

    现在大环境又差,很多县市级地产项目的开发商早就跑路停工了,华银财团不仅是零价接盘,各县市还得补贴一笔财政补助,这些补助往往又是和华银财团借的,能交房,能让业主百姓入住就行了。

    这还不是每个县市都能请华银财团出力解决问题,基本只是在长江经济带,为了维持整个经济带的经济增长稳定,华银财团才愿意介入。

    徐腾做生意,绝对是一个讲究人,越是这种危急时刻越能证明他的讲究。

    萧姐和鲁老爷子都回了江泰皇庭酒店,贺永安没走。

    这些年,贺永安在华银财团一直负责处理军需方面的业务,表面上,华银财团和军方订单保持着很远的距离,根本不属于十大军工集团,实际上,军需订单一直是华银财团的主要业务之一。

    因为华银财团是十大军工集团的上游供应商,以及最主要的金融服务企业,比如,造一艘价值上百亿的5万吨级船,对船厂的流动资金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