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写的服字-第4/8页





    瑞士MBS集团是华银财团在超高精度机床的核心供应商,也是技术合作方,瑞士人的技术是真厉害,这些年收了不少钱,也帮了不少忙。

    其实,MBS集团也是国机集团的核心供应商,国机集团有很多锻件、工业器件搞不定时,都要到MBS集团求助,花钱解决问题,往往还是花大钱……没办法,都是必须按时完成的行政命令,扛不住就得下岗。

    这个代价和成本,私企和上市公司一般是受不了的。

    做为MBS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和核心的债权人,华银财团基本都还是内部价解决问题,包括像普瑞玛、罗芬希纳、沃瑞克,都为华银财团的本土业务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徐腾这一次过来,主要是了解MBS集团的财务情况,不是财务报表上的那些数字,而是真话,另外就是再委派一批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到MBS集团实习培训——这是华银财团和各家欧洲业务分部之间的大招啊。

    这几年,华腾精工集团每年要从本土向欧洲分部派遣几千名员工,进行中长期培训,中期是一年,长期是三年……省钱的大招啊,廉价劳动力。

    机床企业其实没有多少人的,普瑞玛集团两次裁员后,现在也就7200名员工,大幅裁员之后也不招人,欧洲部门这边劳动力紧缺怎么办?

    一,更高的机械化;二,用中国的实习生替代。

    这是大招啊,本部完成了培训工作,欧洲分部大大节省了薪资成本,你要知道,在意大利聘用一个一线机床工人,如果还是拥有三四年工作经验的熟练工,至少12万欧元一年。

    在瑞典,这个数字接近20万欧元一年。

    徐腾还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实验,将部分被裁撤的富有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工人派遣到中国,结果很有趣,这些人原先在意大利懒得让你无语,到了中国,大多数都能努力做满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这可能是因为失业经历的刺激,但更大程度上证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当你周围的社会,所有人都很勤奋时,你必然就得要跟上别人,当你周围的社会,所有人都很懒散时,你必然也会对自己更宽松。

    徐腾在瑞士的时间是有限的,来不及等梅嘉莉那边的事情谈妥,这就登机前往荷兰。

    上了飞机,徐腾还有很多事情要交代,要问清楚,在A340专机的二号机舱开了一个20分钟短会,各个部门的总裁、负责人全部到齐。

    会议刚结束,徐腾正和虞素云聊着明天在荷兰访问的行程安排,国机集团的韩永胜董事长忽然就推门进来,似乎有话要说。

    “对了……!”韩领导像是想了一下才想起来,“徐理事长,你下午在苏黎世不是和我说,有事情要商量吗?”

    “哦?哦……哦!”徐腾连说了三个哦字,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音调儿,第一次是惊诧的,第二次是思索的,第三次是解脱和惊喜的。

    他终于想到一个事,可以和韩领导说一说,当然不是问这位领导还蹭多久的专机,大家都是同行,他还没有这么失礼。

    “还是你们要并购山高公司的事,前几天,老罗芬希纳董事和我说了一个事,他和山高集团的董事长戈恩茨先生是认识的,到荷兰以后,我们其实可以安排见面谈一次。您觉得怎么样?”徐腾能想到这个事也是不容易,当时只是晚餐时间,无意中聊到的。

    “好啊!”韩领导其实不抱太大的希望,他原先是川机的领导,后来调往攀钢任职,业绩上肯定是很优秀的,09年组建国机集团这家央字号机床巨头时,他还是花费了一些心思,最终如愿以偿。

    他的经历是有优势的,对机床工业和冶金领域都有很好的了解,很想在中国刀具产业领域有所突破。

    问题是选定的目标有点高了,也选错了国家,瑞典这个国家的企业其实是最难收购的,徐腾在欧洲收购企业上百次,在瑞典真是每次都如临大敌。

    韩领导此前跟着徐腾去瑞典考察,兴致冲冲到山高SECO公司总部会谈,因为他此前和布鲁斯塔-戈恩茨董事长通过几次视频电话,对方总是对他们国机集团的国企身份比较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