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历史的终结-第2/5页





    全球液晶产业,Lg、三星还是两大巨头,华腾电子终于过台资四大面板厂,挤入前三席,从第四到第七都是台企,可见台企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没关系。

    徐腾今年两条8.5代线和一条9代线会同时启动,再加上2条完全靠自主技术攻关完成的6.5代线,13年左右达到放量的高峰,完全有把握挤下Lg和三星,除非Lg、三星也继续扩量……真要这么玩,毫无疑问是台资四大面板最惨,技术不占优,成本也不占优,唯有一死以谢湾湾。

    全球机床产业,华腾数控机床工业集团去年刚上路,徐腾不着急,这才是真正的德系和日系称霸天下的领域,华银财团虽然通过兼并国内六家和欧洲的3家机床刀具公司,总销售额挤入全球机床企业排名的第24名,实际水平还是差距甚远的……说句难听的,在精密技术领域,连1oo名都危险,7o%的业务集中在中低端,3o%的中高端业务还是从欧洲并购过来的,以及进口欧洲子公司的零配件组装一个高端机床冒充国产技术,因为技术不稳定,连内部企业都拒绝订购……所以,只能摆个造型,拍几张照片宣传一下,根本骗不了业内人士。

    华银财团现在真正的目标是意大利的普瑞玛公司,虽然销量排名仅位于第35位,但也是欧洲极少数拥有完整锻压机床产品线的老牌机床霸主,底蕴深厚,特别是在金属成形领域,几乎是唯一能和德系、日系巨头抗衡的存在,在这个领域,法国也玩不过意大利。

    这个收购本身并不是很难的,关键就是价钱问题,普瑞玛董事会愿意谈判,只是价码开的有点高。

    没关系,徐腾不着急,意大利的经济困难期还在后面呢!

    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华腾重工集团至少在销售额上已经达到第一,剩下来的就是不断收购一部分配套的欧洲企业,再自主攻克一部分核心技术,完善整个产业链条。

    徐腾现在玩的就是这么一套东西,国内负责组装,海外收购配套企业,利用价格优势抢市场,先让企业活下去,再慢慢推进深层次的整合和技术研。

    饭要一口口的吃,路也总要一步步的走,历史欠费太多,急也没什么用。

    至于全球汽车产业的报告……徐腾都不知道华腾汽车集团将这种报告送上来做什么,羞辱他的野心吗?

    吗的,扶不起的阿斗啊!

    徐腾看着最后这份汽车业的报告,也是一脸生无可恋状,这个领域真是好难好难,华腾汽车集团除了自身的主品牌,还拥有路虎、捷豹两个主力分支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还是惨不忍睹。

    至于国际市场……对不起,徐腾都不好意思看下去。

    讲真,华腾汽车集团已经相当努力了,不是兄弟无能,实在是八国联军太狡猾。

    别的不说,就说东盟市场,华腾汽车从2oo5年就兴致勃勃的开东盟市场,将东盟做为走出去的第一步,哎呦,各种被打脸啊。

    没办法,将印度市场和拉美市场做为走出去的第二步,哎呦喂,还是各种惨遭羞辱。

    要不是华银财团在背后死撑,华腾汽车集团早就破产三次了,幸好o8年开始,虽无明文规定,政府机关和国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在潜规则中采购国产品牌,这才给华腾汽车集团起死回生的机会……四大国企是真不要脸了,广汽和丰田合伙弄一个品牌宣称是国产品牌,一汽也将红旗拉出来整容,还好各级采购方都是要脸的。

    华腾汽车集团在国内机关事业单位的占有率,那是相当牛叉,9o%以上哦,没办法,宝马的动机,福特的底盘,英国的技术,意大利的设计……都是国产品牌,开出去也不比外资品牌丢脸啊。

    别的不说,就华腾汽车的标志性虎啸脸和飞翼车标,感觉也是高大上啊,suV、mpV商务车、中级轿车、中型豪华客车是华腾汽车的四大招牌产品线,全部冲着“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这一块市场,为了维持品牌的中端定位形象,微型车的业务都砍了,产品线升级为两厢车。

    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这个“公车”市场,华腾汽车真是牢牢把持住了,也带动了国内的民用车市场,还想了很多办法,将华腾的6风系列中型豪华客车送入中央各部委,只要有领导视察地方,飞翼车标就是闪闪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