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两个小故事-第3/8页
“过年时,我父亲又去那个省谈生意,运气很好,见到了书记。当时我父亲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赚了不少钱,糊里糊涂就发大财的感觉,手里大概有五六十亿美金的资产。所以,将我父亲引荐给书记的人,就说我父亲是国内真正的首富,资本大鳄,总而言之就是不差钱,想到省里搞一些大投资。”
这些事,徐腾在钟霖、李达霄、赵丹阳这些早年就跟着他父亲的那伙人身边,听说了很多事,当初陪徐总去见那位书记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李达霄。
这就是这些年来,李达霄坐在华夏金融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上,银监会那边的领导都要奉为上宾的原因之一。
因为李达霄是军委大院背景出来的**,只不过是总参系统的子女,不像顾雪骊、顾家那么为人所熟知罢了,这一位当年也是从南方某军区机关转业到特区的干部。
这么多年来,李达霄一直是华银财团和部队的重要中间人之一。
牛总对此知道的不多,但也略有所闻,此时听徐腾亲口说一个徐家走向飞黄腾达的典故,自然是特别认真,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我父亲和这位领导谈了一个下午,后来就谈到了这个项目,这事难倒了不少人,省里没钱,军队没钱,中央也没钱,我父亲当然不会自己出钱。他出了一个招,用一家酒厂在B股发了7000万美金的企业债,而且是用他的华泰证券负责承销,这在当时就是典型的垃圾债券,根本没人要,都是他买下来的,然后再抵押给省里一家银行,不耽误自己做生意,同时也给那个科研院所和配套厂搞了7000万美金。”
“后来的事,您大概都清楚,第二年的5月份,美国炸了咱们的大使馆,所有人都清醒了,军费也终于不是问题,那个工程就做了下去。您猜,当年的那位书记,现在是什么级别?”徐腾说完了这个小故事,一壶茶也冲泡好了,先倒了一杯给牛总,算是敬重长辈。
“我懂了。”牛总恍然大悟,难怪徐腾一点都不怕,他就是没有想到,徐家的飞黄腾达居然是从这一步开始的……这一点,他错了。
“我再和您说一个小故事,01年,我父亲花了大价钱,从乌克兰弄回来一艘半拉子工程的航母,捐给海军,原本以为军队会迫不及待的改造成中国第一艘航母,再给他发个奖状,留给他传儿不传女。结果没想到,航母都到手,到底是否建航母,是否围绕航母建立中国海军的争论,还没任何结果,航母拆的倒是很快,各个研究所考察一遍后就扔在港口等命令。您想啊,既然是等决策,等命令,那就没有任何经费啊,各所还是各做各的事,正儿八经搞航母的人极少。”
“我父亲急了,急着要奖状啊,您也能理解他的心情,花了这么钱,不就是想弄一个好故事给儿女们说一说嘛,让子孙骄傲嘛。那会儿,我父亲可比98年时有钱多了,一咬牙,又捐了4个亿,通过各种途径,以捐助教育和科研的名义送给某工程大学,请他们组织各所先将这个事搞起来。”
“这个世界上,只要钱到位了,什么都好说,什么都好办,04年8月,048工程终于通过审批,到那一个月,为了这个航母,我父亲前后花了10个亿,买航母3个亿,科研7个亿。048工程下来的时候,该搞定的东西基本都搞的差不多,当然,除了我父亲的那点钱,海军也想办法搞了不少款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嘛。”
徐腾抬手,示意牛总不要光听他说故事,也喝一口茶嘛,要说这些小故事,徐家的家史上记录了上百个,只是这几个比较厉害罢了。
“04年就能拿出这么多钱,不容易啊,您父亲更不愧是爱国企业家。”牛总有点唏嘘,他那会儿也能拿出这么多钱,可就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机遇,当然,他一个搞乳业的也不需要这种机会。
“048工程正式立项以后,自然就不用我们出钱了,工程立项的当天,我父亲也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那个奖状,以一个澳门爱国商人的身份拿到了51劳模奖状。其实,上面通过别人问了我父亲,具体想做什么,人大,还是政协啊,我父亲都不要,他就要一个劳模奖状。您想啊,8月份发51劳模奖状,这是不是很有趣的事,当然,奖状确实很重要,它代表我父亲对国家的热爱,可更重要的是发奖状的人,还有送奖状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