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资本家也是有底线的-第2/8页





    这是中汇公司那位主管银行业的副总,郑副总的电话。

    徐腾和这位郑总有过几次交往,一般到了首都,只要有时间,他还是会拜会对方,但也不算是很熟,华银财团这边,主要是李达霄和郑总很熟。

    “小徐啊,我听说你上午和建行的宋总见过面,谈的不是很愉快?”郑总大概是刚开完会,声音里有点疲惫,似乎也挺无奈,因为他就是支持华银财团接盘四大行外资股份的那位领导。

    不管怎么说,在中国,能将徐腾称之为“小徐”的人并不多,这位主管商业银行产业的郑总就是其中之一。

    “何止是不愉快,那是相当的不愉快,几位行长、副行长连我的午宴都没吃一口,一言不合就拂袖而去,尴尬啊!”徐腾也很无奈。

    “这段时间,我也想过了,强扭的瓜不甜,你看现在的价位如果合适的话,能不能将工行和建行的股份卖回来,或者是卖给其他投资公司接盘?”郑总显然是被工行和建行的领导说服了,华银财团和两大行的关系,这两年恶化的很厉害,已经不适合持有两大行的股份。

    这不是开玩笑嘛。

    徐腾从高盛、美林、淡马锡那边接盘三大银行的外资股份时,总计花了430亿美元,这只是表面上的价位,实际上还涉及到大量的交易筹码,否则,这些外资投行不可能在次贷危机的股价低谷期转让。

    一句话,就得卖?

    可惜,这就是中国的生意场。

    徐腾今天的心情本来还凑活,这一下可就是跌到了谷底,他当然可以拒绝,但要是中汇公司给他穿小鞋,那可不是一般的小鞋,会出大事的。

    “我用三大行的股份换农行的股份,同时,中汇公司要剥离掉农行的一部分不良资产。”徐腾反应很快,事实上,他也考虑过这条退路,对华银财团,对四大行,对中汇公司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这也是可行的,那你明天和李达霄过来一趟,咱们仔细讨论一下。”郑总这句话就等于是同意了,给四大行和华银财团解套,这么继续纠缠下去,对谁都不是好事。

    同行是冤家,冤家还相互持股,这真是麻烦。

    徐腾只能认命了,不过,华银财团通过多家公司分散持股,总计持有工行12%的股权,持有中行接近20%的股份,持有建行17%的股份,全部换成农行的股份,搞不好会直接改变农行做为国有独资银行的股权属性。

    这笔交易到底要如何做,就看明天的谈判结果了。

    “对了,你今天是去贺老家里做客了?”郑总提前问一下,万一徐腾是因为和建行的事,跑去找人帮忙,他可得小心点。

    “没什么事,正常做客,吃顿便饭。”徐腾否认自己为了建行的事求援,没有这个必要。

    “反正呢,小萧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尽量调解,在给你打这个电话之前,我已经给宋行长打过电话,确实是无法调解。我个人认为建行那边提的几个交易呢,总体还是合理的,既然你都拒绝了,这个合作呢,我个人也觉得是没办法继续了。”郑总是绝不可能坐在徐腾这边说话的,无论何时都会帮着建行。

    这个道理就不用分析了。

    徐腾也没指望郑总帮忙,不坑人就行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腾确实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听着。

    听不到徐腾的回话,郑总又想了想,做了决定,“那我们就明天下午见面吧,我下午3点在办公室等你和老李,你放心,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我知道,我懂!”徐腾的心情有一点点的小沉重,因为当初接盘这些国内的银行股时,华银财团和徐家都牺牲了不少筹码。

    在国际资本市场,很多东西不是你有钱,你想买,你就能买到的,你手里要有东西交换,这就是筹码。

    徐腾将电话挂了之后,随即就给身在沪州的李达霄打电话,让李达霄连夜安排专机过来,明天一起去和郑总谈判。

    哪怕是对华银财团而言,这也是一个超级大的谈判。

    在2009年11月底的这个阶段,工行总市值是270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50%,位居全球银行市值第一,建行的涨幅大致相当,总市值也超过2000亿美元大关,位居全球银行市值第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