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么幸福的男人-第3/6页
这是一件好事。
徐腾其实并没有考虑过,要让齐小鹏脱贫致富,成为富豪,有些东西还是要靠每个人自己争取,他只是给齐小鹏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在浙大海纳的城市监控部门任职,协助技术人员开发更符合公安系统要求的立体监控体系。
至于在这个位置上,齐小鹏干的好,还是干的不好,徐腾并没有过问,也没有人和他汇报。
徐腾只是大致知道,齐小鹏目前在浙大海纳集团属于中层位置,某个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可能是副职,这个标准在海纳集团,年薪大概是30万左右,加上年终奖和股份分红,一年收入应该能有45万吧。
徐腾觉得这个标准也不错啦,至于齐小鹏觉得是不错,还是不行,徐腾就不清楚了。
他想了想,决定给齐小鹏打一个电话,问一问情况,如果对目前的工作和收入不满意,他可以给小鹏一笔资金,支持对方创业,自己做老板。
一天是兄弟,终身是兄弟,何况他们是十几年的好兄弟。
人,很奇怪。
徐腾其实经常会想到齐小鹏,但还真的没怎么联系过,他一直觉得,如果齐小鹏有事自然会联系他。
他的这个电话还没打出去,萧姐的电话倒是打了过来,问徐腾有没有时间,中午要宴请他,这当然不是萧姐的意思,而是萧姐的那位长辈提议的。
中午肯定没时间。
徐腾今天中午要和建行董事会的几位领导会晤,这本来是昨天的安排,他临时休息一天,别人也没意见,但是今天肯定不能再推迟了。
华腾公司和银河资本公司,这些年一直在增持国内银行巨头的股份,次贷危机爆发后,徐腾亲自出面谈判,从高盛手里买下建行9%的股权,加上此前银河资本从淡马锡财团买下的5.1%股权,以及华银财团在二级市场增持的规模,目前总持股数额达到了建行总股本的17%。
国内五大银行,除了中行的那一笔业务最终没谈成外,五大银行转让给外资的股权,基本都集中在华银财团旗下,工行10%,建行17%,交行19.9%。
工行那边没什么可说的,只是正常的财务投资,华银财团在交行的股份则是一直缓慢增持,目前逼近24%,位列第二大股东,而在建行的17%股权,也位居第二大股东席位。
这两年,华银财团不是不想和建行、交行达成更紧密的合作协议,实在是谈不拢,虽然有董事会的席位,虽然有投票权,其实基本没有任何用处。
相比外资财团入股时的廉价,华银财团接盘的价位都还是比较高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转让,只能继续长持。
长持又如何?
除了象征性的董事会席位和分红,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徐腾一直想通过和建行的关系,打开建行的渠道,在全国范围利用建行的网络销售华银财团旗下的私募基金和理财保险,始终都未能如愿。
简单点说,建行需要的是高盛、美林那样的大股东,而不是华银财团,从始自终也看不上华银财团。
当然,徐家也不客气,特别是徐腾担任财团理事长的这两年,基本将建行的大客户,从电信到铁路系统,抢的差不多了。
移动和电信都是华银财团的大客户,建行现在手里只剩下联通,还得和工行对半分。
抢大客户,特别是电力电信这种优质大客户,华银财团是行家中的高手,建行不服也得服。这几年,央行一直批评建行的地产业贷款比率高居不下,过于危险,建行简直是无语。
建行也没办法的。
大客户,华银财团抢的很凶悍,而且是立体式的全面合作,建行只有一个银行业务,当然抢不过对方,优质的大学生分期贷款客户、中小老板和白领的理财客户、信用卡业务……这几年,华银财团也抢的很凶。
建行都得去大力开拓农业贷款业务了,还不够惨吗?
国营企业打不过私营企业,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何况这不是一对一的决战,而是一场混战,国有四大银行、四小行、华银财团和各个地区性银行之间的混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