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狼狈为奸-第2/4页
70年代的酒店,没有新世纪建筑那么现代炫目,建造工艺和整体设计也在模仿美国上世纪2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具有浓郁的欧式风格。
整家酒店有四间总统套房。
徐腾订了两间,住在这里,美国东部时间上午抵达,中午就邀请高盛的总裁布兰克芬,关于高盛在pn金融集团的持股权,双方讨价还价,谈了整整一年。
现在终于不扯皮了。
一杯酒,5分钟。
12亿美金的中间价成交。
这个价钱核算下来,比pn金融集团在香港的股价要高出25%,溢价25%似乎是徐腾亏了,可问题是pn金融集团的股价,自打a股雪崩之后就一直处于历史低谷。
重点是是徐腾支付12亿美金,在pn金融集团的持股权就终于超过50%的大关,多了0.2个点,50.2%。
现在,徐腾就可以让郭永哲滚出去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既然有种挑起博弈,有种为自己图谋利益最大化,就要有种接受被打败的惨烈结局。
布兰克芬是一位犹太裔的美国人。
在华尔街,这很正常,错,再正常不过。
“我听说这种干邑是你们家族的产品,非常值得尊敬,非常好的美酒。”布兰克芬将玻璃杯中最后些许的李察干邑喝完,没有再请人继续斟酒的意思,看着徐腾,心里大概是咬牙切齿。
是啊,便宜徐腾了。
一直以来,这位布兰克芬总裁都试图用这些股份,交换徐家持有的谷歌股份,奈何总是不能谈成,既然换不到,那就狮子大开口,乘机赚上几十亿美钞吧。
结果没想到,华腾公司反反复复的谈着,就是不着急交易,直到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才终于果断出价。
高盛在这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许多,但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本应对后续可能到来的新风险,既然能在一个合适的价位出手,并且,能够得到华银财团的承诺,可以在关键时刻提供一笔同行拆借,这总归是有备无患。
“摩根投行持有的股份,其实更容易购入。”布兰克芬总裁一直有个疑问,不明白徐腾为什么不先买那边持有的股份,虽然少了一点,好歹也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谁说我不买了?”徐腾喝着自己的这一杯李察干邑,笑眯眯的,慢条斯理的解释,“很显然,摩根还需要一段时间感受自身的危险,而我和您的交易达成后,对他们持有的那一部分股权,需求度就降低了,正适合我进一步降低收购价码。”
“你是如此年轻,却是天生的商人当我们下次谈事情时,请提醒我尽量和华腾公司合作。正如你们的元首说的那样,合作共赢,这同样也是企业之间的盈利准则。”布兰克芬总裁的意思是让华腾公司出卖国内的队友,联手高盛一起赚钱,先从忽悠政府开始。
“这场金融危机的幅度和范围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料,根据我们的统计,它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一次严重的重创,其后果不亚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它对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威胁,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达成一个共同的声明,或者是其他方式的合作,游说中国政府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同美国一起执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我的意见,不仅是专业的,同样也是美国政府内部一些重要人士的建议,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听从我们的建议,那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同样,它有利于贵公司,以及您的家族。”布兰克芬总裁何止是犹太裔的美国人,何止是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还是一个光头。
聪明绝顶啊!
这个人在徐腾眼里,算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家,而且是一位从事过二十年多的销售工作,从大宗商品销售转行进入华尔街的成功范例。
在最初的那家公司,劳埃德-布兰克芬曾经长达十年蝉联金牌销售员,在加入高盛后,长期从事大宗商品的信托投资,业务部门的盈利能力一直冠居高盛各部门之首。
在高盛公司的前任董事长成为美国财政部长后,这位副总裁脱颖而出,成为新的董事长,这一次也将会率领高盛轻松度过次贷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