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登基-第2/4页
张丽英是博安系内部最大的保护伞,也是整个华银财团内部最特别的联席合伙人,和徐总徐妈关系特殊,甚至有恩于徐家,没有她当年的提携,就没有今天的徐家。
徐家不管怎么样,都没办法动张丽英。
张丽英厉害到什么程度?
徐总和徐腾都建议她快点与蒙乳集团达成并购协议,她就是嘴上说好好好,实际没有半点行动,还想了各种办法折磨谈判对象,硬生生将这桩生意搅黄了。
即便如此,徐腾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徐总徐妈都不方便对张丽英说教,不能训斥对方,更不能轻易让对方撤职。
这就是张丽英,一个名不见经传,却能在华银财团内部自成一派,只手遮天的女人。
现在,张丽英终于被徐家弄出局了。
对蒋宁远、赵丹阳、钟霖……这些资深的联席合伙人而言,这是迟早的事,可对博安系内部的那些高级合伙人而言,这简直是一场未曾预料的无妄之灾。
张丽英这把保护伞被撤了,谁还能继续罩着所有人?
徐家不惜拿出18亿美元的资产,让张丽英出局的消息一传出,整个博安系内部人心惶惶,内部的那一套利益输送法则,也是显然要全面崩溃,重新洗牌。
这段时间,整个华银财团和博安系内部激流暗涌,徐腾的改革方案,其中一部分已经有意泄露出去,试探众人的反应。
反应当然是相当的好。
这段时间,在徐总徐妈返回澳门后,徐腾一直住在紫龙山庄,大宅门前车水马龙,全国各省的地方大佬都急着过来拜访,送钱送股份,各种古董宝物,黑压压的一车车运。
徐腾早就知道,张丽英之所以不愿意对博安系采取改革措施,最大的原因就是内部利益输送的很厉害,可他没想到,厉害到这种程度。
原本归属张丽英的那些好处,正在源源不断的转向徐腾。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看清楚博安系是个什么东西?
博安系的母公司是广州博安控股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拥有两百多名股东,这些股东就是博安系的高级合伙人,他们分散在各省各市,雄踞一方。
这些人并不都是从保健品的营销员起步,很大一部分是先富了,再投身到博安事业中,类似于安利事业,类似于省级总经销商。
这些人在地方拥有很广阔的人际关系,没有关系,做不到今天这一步。
他们既是博安系的合伙人,为博安系做事,也是股东,也是雄踞各省市的大老板,还有其他投资,而这些投资往往和博安系有着极大的关联。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分账的问题。
他们在博安系的全国连锁药店、超市、电器体系中,开一个加盟店,多少归博安控股,多少归他们自己,过去基本都是张丽英一个人说了算。
这么搞,不乱才怪。
徐总当初是想用张丽英牵制李锦芬,结果没想到,李锦芬很快就被张丽英的一套手法架空了,只能支持李锦芬登上财团四号人物的宝座,钳制张丽英的嚣张。
钟霖当年之所以要退休,并不是钟霖自己说的那些“良心论”,这是钟霖后来给自己找的安慰之词,实际上,他是因为李锦芬上位的事,同徐总闹出了矛盾。
按照钟霖自己的乐观估计,他的排序应该在李锦芬和李达霄之上,结果没想到,财团五巨头的宝座,没有一个是他的。
钟霖很生气,退了。
徐总有点伤心,但没办法,钟霖退了,他还可以用赵丹阳替代,李锦芬一退,张丽英就彻底失控了。
徐总现在想一想,其实很后悔,当初是真没想到,最后的分家费这么高,虽说张丽英有90%的可能两手空空,左边丢了,右边也没抓到,但徐家确实是损失了价值18亿美元的证券资产。
只不过,徐总和徐腾这对父子坑人专家,没有白便宜了张丽英。
这就是资本家的天赋,宁可自己亏,也不能让别人赚钱。
两个月后。
2008年的3月,华银财团的二次年会终于在凤凰山召开,时隔两年,年会的会址又回到了老地方,地方没变,人变了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