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一挑二,都是韩国的-第3/6页
梅嘉莉静静看着,真心赞叹,她爱这个特殊的男人。
徐腾练了一个套路的小架子,捏了捏手腕,全身肌肉都得到运动,深吸一口气,这才带着梅嘉莉推开会议室的门。
除了徐总和徐妈。
所有人都到齐了,老蒋正在和李达霄谈论着央行几天前刚布的新政策,各自锁着眉头,其他人看到徐腾,纷纷抬手,或者是笑呵呵的点着头,和徐腾打招呼。
徐腾扫视一圈,微微颔,算是给所有人回礼,在他的位置坐下来,对面是博安系的掌门人李锦芬。
今年的座位安排有点不同,正式以两派分列,右侧的席位是华腾系,左侧的席位是博安系,因为徐腾是整个财团的二号人物和继承人,所以,也不存在两派相争的可能。
因为不管是他亲手缔造的华腾系,还是徐总的华夏-银河,徐妈、李锦芬、张丽英的博安系,最后都是会归入他的名下。
这一次的年会有两个人要加入,正式成为联席合伙人,都是华腾系举荐的,一位是pn保险公司的郭永哲董事长,另一位是江泰集团的陈健董事长。
十分钟后,徐总姗姗来迟。
“我们正式开会吧,惠英这几天旅途劳累,有点不适,就不来参加年会了,诸位多体谅。”徐总还是和上次一样,先说一句,为徐妈和众人打个招呼。
徐妈真要是生病了,大家还得去探望,关键不是生病,女人嘛,不抢老公和儿子的风头,有这个开会的时间,真不如陪着刚怀孕的儿媳喝一杯早茶,聊一聊嵍县的旧事,给儿媳选一套价值连城的珠宝饰,算是嘉奖。
豪门,有豪门的规矩。
除非老公身体不佳,儿子不能镇压群雄,蓝惠英没有必要参加年会,她现在的公开职务是法国卡蒂亚集团的董事局副主席,实际没什么特殊工作,就是在家修身养性,练练瑜伽,打打麻将。
“今年的情况正如咱们上半年一次年会的预测,全年银根紧缩,央行两次提升准备金率,现在就差升息了,房市、股市都是一片哀鸿。”一切如旧,还是老蒋主持会议,神情严肃,声音低沉,让众位联席合伙人都有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老蒋是真正的大知识分子,华银财团的整个体系完全是老蒋一手设计的康采恩架构,既保证了徐家的绝对权威,保障了整个财团的秩序和稳定,也保障了其他合伙人的利益。
学富五车!
重点是老蒋在央行一贯有内幕消息,中央的很多政策,他都能提前预测,华银财团能有今日之恢弘,老蒋功不可没。
所有联席合伙人都沉默无声的听着老蒋的叙述,虽说这些事,大家都明白,都知道,但还是得听着,一本正经的思考着。
蒋宁远将国内的很多经济数据大致解说一番,确实是如他在年初一次年会时的预判,地产泡沫已经有了初步的遏制。
“我们国内的地产业调控,目前有一个很大的困境和矛盾,不是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这一点是很多学者和私企老总在瞎说,真正的矛盾是行政资源的分配不均,北沪广深,这四个城市的房价,你是没有办法压制的,除非中央将此前给予它们的各种政策全部取缔。”
老蒋不再照本宣科的读数字,这就将老花镜取了下来,拿在手里,目光看向所有人,特别是多看了徐腾一眼,“去年我们在几位领导出席的财经座谈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讲央行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是治标不治本。问题来了,政府想治本吗?我9o年代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教授时,看过一部英国的肥皂剧,里面有一句台词,相问防务大臣,我们为什么要造核武器,因为英国人需要保护吗?错,英国人不需要保护,我们只是让他们觉得被保护而已。”
“央行现在的这些政策,道理是一样的,政府需要做一点事,让民众觉得政府已经尽力在抑制地产价格。”老蒋说的这些,又有点惊人,可这一次,他说的是事实。
这些事,这些话,徐腾和老蒋在去年就聊过。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说,房价高了,老百姓承受不了,那就搬到郊区住,郊区地价也受不了,那就搬到其他城市去住嘛。道理是这么回事,但这个话,没人敢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