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北海龙-第2/5页
徐腾想到了一些事,徐总据说就是在这里结识的赵丹阳,后来认识了李达霄、郑华,据说也是在这里结识周征毅、朱耀民、刘军等等庄家大亨。
90年代时,徐总还没有脱颖而出,和这些厮混在外滩的庄家大亨都以兄弟相称,直到97年以后,徐总南下香港才渐行渐远。
曾经在陕北路、溧阳路上雄霸A股的庄家大亨们,差不多都死光了,操盘手也是一代接着一代的替换,有的中途隐退,有的倾家荡产,有的锒铛入狱。
徐腾此前一眼看去,这边的操盘手绝大多数都是在二十四五岁左右,超过三十岁的寥寥无几。
“又是空头!”很快,外面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操盘手,已经抢先看出局势,没有几家主力入场,散户们继续抛盘割肉。
几分钟后,赵丹阳匆匆过来,示意池小薇先出去,将门关上。
“这段时间的生意还好吧?”徐腾笑眯眯的问着。
“还行,虽然都是以空头为主,连续跌停了十几天,每天好歹还是有几只涨停股,实在不行就联手制造一两只妖股,毕竟都要混口饭吃。”赵丹阳还是很轻松的,华泰证券只是一个局中之局,华银系的操作不可能局限在一家证券公司,而是分散给十几家证券公司,特别是主力,绝不在本系的华夏证券和华泰证券操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赵丹阳坐镇在这里,并不是为了确保华泰证券的盈利水平,而是通过华泰证券,绕道其他各家友谊合作单位,操作旗下的十几支私募基金。
“我听到消息,据说,老周昨天去找您求救?”赵丹阳的消息很灵通。
“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没人会救他吧?”徐腾冷笑。
“那倒也是。”赵丹阳深有同感,摇了摇头,随即指了指正在外面打电话询问客户的池小薇,“你觉得这个女生怎么样?“
“怎么了?”徐腾说实话,不怎么样,样貌身材还行,仅此而已。
“她2002年才过来,宁州大学会计系毕业,我觉得她还行,培训半年后,给了她四百万的本金操盘,现在你猜猜有多少钱了?”赵丹阳显得有点得意,玩着手里的紫檀念珠,大概将这个妹子视作得意门生。
“两亿?”徐腾大概猜了一下。
“稍微多一点,3个亿,大盘这么惨,她每个星期还是能抓住几个很宝贵的机会,别看是个女生,真是敢死队的作风,杀起来也很吓人,三十倍的杠杆都敢做。”
赵丹阳坏笑,遇到这种有自己一套手法和风格的操盘手,做为老板,当然很开心,随即补充一句,“当然,她现在的资金盘口有点大了,我就不能再给她太高的杠杆,而且,她的思路也只合适操作小盘口,每天两三亿进出,太多资金也管不了。”
“根本不看基本盘的操作?”徐腾大致懂了,纯数据流判断主力追杀,跟着别人吃饭一种短线操作,靠快取胜。
“不看!”赵丹阳点点头,“就是这一拨子的涨停板敢死队,宁波的那个徐翔,现在管着几十亿的私募资金,还是这种风格,迟早会出事啊。”
快刀手张雁翎最早也是靠这种风格成名,后来才慢慢转型,像花狐狸、扬子鳄一样,以长线操作和板块运作为主,因为华银系的资金规模太大,这种短线只适合下面的二级操盘手负责。
可不管怎么说,A股即便再烂,几亿资金在手里,只要判断准确,一年赚几亿也是常事,如果敢拼杠杆,几十万起步,四五年就能拼杀到十亿身家,比做什么生意都赚钱。
问题是全国那么多的操盘手,那么多游资,那么多散户,有几个人能达到这种程度。
国内目前最负盛名的三十大操盘手,华银系曾经占据七席,业绩优良的新生代精英也不在少数,哪怕是2004年这种最惨淡的大熊市,一年也有上百亿的盈利。
这一百多亿的盈利,大多数都是散户赔掉的血本,在小庄家的口袋里停留一年两载,最后都进了大庄家的口袋。
所以说,“A股连赌场都不如”的评价绝非栽赃之词。
其实到了华银系这种地步,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一样能赚钱,只要华银系愿意操作,再烂的股票都能炒上天……当然,华银系坚决不做这种自杀行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