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病急乱投医-第3/6页
徐腾解决了这些公司从“混合所有制”的产权模糊问题,解决了高管层和科研团队的持股问题,实际上,他花了钱,屁都没到,而且,他花的不是小钱,几亿几亿的规模。
非常客观的说,他被骗了。
花钱买教训。
徐腾总算是明白了,国内所谓的这些高科技企业,真材实料是有点的,可大部分的本事都是靠忽悠,靠组装。只要是业内人士,有关系,有客户,随时还能再搞一套。
华腾集团收购合利时,特意留给创业团队1/3的股份,结果还是没用,原有的创始人王昌利套现六千多万后,很快就搞了一份医学证明病退,将手里7.5%股份低价卖给华腾集团,随后从公司喊走几十人,在天津创办了一家新公司。
因为这个行业不认牌子,真正的大合同都是认人,讲关系的,和徐腾此前熟悉的地产、网络截然不同,这就是一个靠关系吃饭的产业。
否则,合利时是怎么拿下高铁的信号控制系统合同?
王昌利这些人最初同意华腾收购,就是想让华腾出资,解决国转民中间暴露的诸多产权问题,他们这拨人乘机套现一个多亿,随即拿着钱重新创业,组建一家纯粹的民营高科技公司。
现在就是这样的大环境,每个人都想捞更多更多更多的钱。
什么中国霍尼韦尔,什么中国中控集团,什么中国的工业自动化行业领袖……都是放屁,他们自己都不相信,靠关系,靠差价,靠组装混口饭吃,徐腾信以为真,这就是典型S-逼。
这个行业究竟要怎么搞?
浙大海纳的那批高层都还在监管所呢,合利时的那帮高层则和徐腾玩了一招釜底抽薪,套现跑了,另立门户。
新华电控这几年刚上路,很多东西也没整理出头绪,唯一有点头绪的总经理李海通还带着总工跳槽了,据说,浙省自仪公司的那位老板给了几千万。
从浙大海纳到合利时,到新华电控,徐腾累计投入5亿资金并购,最后就剩下一批中层技术人员。
光电监控的市场太混乱,各种小公司一大堆,都是靠关系吃饭。
LED产业,华腾自己组建了团队,一年多的时间,要技术没技术,要产能没产能,徐腾只能发狠同意了三安光电的报价,用资本解决起步阶段的问题。
这些都是烂摊子,罗红岩全部扔给俞亮了。
俞亮晕,跑过来找徐腾,也不想想,徐腾要有办法,早就出手解决问题了。
徐腾就这么一页一页的看报告,这些都是烂摊子,他亏了不少钱,现在最重要的是腾讯网络、华腾汽车、华腾重工、华腾置地五大板块别出问题。
腾讯通信也是烂摊子,腾讯软件的几家公司内部整合问题,同样让徐腾烦心。
徐腾很淡定,因为他就是再想办法,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要能撑就先撑着,包装到位,以后争取弄到创业板圈笔钱算了。
徐腾如此淡定的看着每个事业部门的工作报告,俞亮只能等着,做为公司总裁,必须请董事长给一个话,给一个底线,最低是什么标准才不算是俞亮的失败。
如果只要一群花架子的高科技公司,凑活糊弄地方领导,俞总也无所谓了,烂摊子就是烂摊子吧。
做企业就是这样,有些业务,有些产业就是搞不定。
俞亮是有经验的,当年万科搞了那么多东西,最后只能专注做地产,因为别的业务都搞砸了。
这不是谁想搞好,投入资本就一定能搞好的。
徐腾将六份报告都看完,花了半个小时,然后喝一杯茶,看了看俞亮,问对方,“你就打算这么一直坐着?”
“不是,董事长,您得给我一个明确的指示啊,DCS和光电监控都是烂摊子,三安光电是我们绝对控股,可那边根本不受管控啊,我们自己的LED团队依旧一团乱。华腾地产的情况,陆芳芳那边也不受我的管控,我要财务报告,她让我和您要。”俞亮是真的尿崩,想想万科的岁月,再对比目前的窘迫,真心怀念啊。
“陆芳芳的事,我会跟她打招呼,你不急。”徐腾想了想,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华腾地产、DCS、光电监控和LED四个产业,从今天起,你全权负责。看谁不顺眼,就让他滚,看谁顺眼,就挖过来。我对你绝对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