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 专挑最狠的,往死里坑-第2/7页
三菱也行,但和老欧洲比,还是差了那么点火候。
徐家还是担心被软性制裁的,所以,只买船租给上航局。
上航局嘛,熟,徐家在魔都的马勒别墅就是从上航局买过来的啊,70年代至90年代,一直是上航局的资产。
国内就这样,真要想将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关系是很重要的,不能光有上面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点,就这么一点点,生意往往就好做的多。
2008年以后国内民资泛滥,很多私募、财团都下了订单,买了十几艘重型变频绞吸船,结果没有用武之地,破产了不少公司。
既接不到工程,又租不出去,一艘七八亿的投资都烂在手里。
一路一带,产能输出,这些也都是产能,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产能,因为绝大多数的小国根本就没有,一艘都没有,中国几十艘,南海造陆那么火热,还有一半烂在港口里找不到用武之地。
一窝蜂上马,看别人赚钱就眼红,以为有点关系人脉就一定能捞到钱,岂知神州大地,关系比你硬的人永远只多不少,何况最硬的永远是央企。
当然,烂在港口里的绞吸船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用了三菱或者大宇的设备,这方面,日韩真的比拼不过老欧洲,差距不小。
至于买韩国大宇的国内船东,那是s-b,真以为韩国是世界科技强国,其实和通商局、振华重工比,也不咋样,全部是拼装货,还搞不定系统集成问题。
通商局好歹是正儿八经的lhc、沃斯塔的核心设备,西门子变频。
韩国大宇?坑你s-b不商量。
徐家就是清一色的通商局重工制造,2002年到2004连续4艘订单,关键时刻一句话,暂停转让通商系在pan保险的股份,阻止pan上市计划 。
不急,我们谈一下。
徐总这次紧急从美国返回处理玩深物业的事,拿走通商系的股份,反手又下了2艘4500方的虎鲸号、蓝鲸号订单,还是上面的意思。
关系到了这个份上,终于可以谈了。
这一次徐家父子同时在会场畅谈海外收购,通商系的姜肖平董事长就在台下捧场,坐在第一排,他在第一排,华润的宋麟在旁边,泛海的卢总在左边,其余人都得往后做,浙省的宗总、鲁总也不例外。
工商界,有个东西叫地位。
泛海卢总虽然不如别人有钱,那是发展慢了,地位还是有的。
姜肖平这一次过来,就是要和徐家摊牌了,pn保险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已经挡不住了,幕后想要收购通商系手里那些pn股份的人,也等不及了。
姜肖平扛不住了。
别人开了价码,14亿收购通商系手里持有的pn保险股份,必须在pn保险上市前,姜肖平硬撑了一年不卖,pan保险只好等一年,不敢上市。
这背景可比王佦厉害十倍。
徐腾和徐总最初以为是富邦系幕后控股人的那位鲁总,结果没想到,更牛。
访谈结束时是11点,等半个小时才是中企峰会的午宴时间,徐腾陪着父亲去和姜肖平董事长秘密会晤,三人分开乘坐电梯,抵达亚洲湾会展中心10楼的一间办公室,只有三人闭门密谈。
姜董事长最初不肯直说,良久,终于暗示徐氏父子,“国内三大保险公司,pn保险的业绩是第一位,其他两家,一家是纯国企,一家是宝钢、中石油的地盘,谁敢乱来?这是最后的良机,你们能想到的那些人,基本都来了。这里面还有香港郑家和汇丰在无声运作,由郑家注册公司,再派两个晚辈担任法人,广邀旅居港澳的那些人利益均沾,试图一举逼退通商系。若非如此,我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果然是郑钰彤啊!”徐腾看了徐总一眼,华银系和郑钰彤算是很熟,几次问对方,对方都说没他的事,可见生意场上根本没有信得过的熟人。
“我最近听说你们刚和鲁先生打过交道,搬了手腕,感觉如何?”姜肖平一直在耍徐大昌,也不想想通商都扛不住,必须得贱卖,他都得为对方背黑锅,这可是什么段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