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吓着了,真的吓着了-第2/4页





    “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别人甩楼盘,我们到处买楼盘,加上国内保健品产业渐渐进入寒冬,传统的产品,像我们的太太口服液、三株口服液的销量都已经开始下滑,竞争越来越激烈,安利这些外资品牌逐渐更受欢迎。所以在2000年,澳门开放牌照竞争时,我立刻将原先的一些保健产品都卖给其他合伙人,投入全部身家高价抢拍牌照,创建银河资本和博彩集团。”

    “我这个人信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离开保健品产业是我感觉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太低,注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所以,我必须奋力转型。从长远来看,我不认为博彩娱乐产业就很安全,迟早也会遭遇行业危机,所以,我还在继续创业,还要继续转型。”

    徐总从段子手到煽情,又从煽情回归企业家的本色,终于像平时在华银系开会一样,霸气隐约若现,“从目前来说,银河资本集团就是我的第三次转型,向资本投资扩展,包括入股英国凤凰资本和卡蒂亚集团,包括入股京东方和华夏金融集团。做企业就是逆水行舟,只要你想停下来,歇一歇,那你距离破产就不远了。”

    这一次,全场再次响起掌声,大部分的企业家都是深有同感,很累,还是得继续拼下去,停就是死。

    徐总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他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是有朋友相助,抓住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三个机遇,一是做保健品、二是抄底香港地产、三是转型投资澳门博彩业。

    徐总94年才开始做生意,但是,江泰系内部的互助精神让他整整少奋斗五年。

    栏目每期是60分钟,主持人陈宏伟向神秘莫测的徐总提了两个问题,这只是刚开始,今天这期节目真正的主题是,以及。

    徐总还是要脸面的,海外并购的问题,他说的东西并不多,主要是让徐腾说话,关于家族企业的转型问题,他和徐腾都没办法解答。

    因为,华银系从一开始就是合伙人制度,这是徐总和安利汲取的一种管理模式,他大概谈了几分钟,当然不能说的太透彻,在场的企业家大致明了即可。

    华银系的制度设计并非空想而来,而是徐总在安利、江泰系、普利兹克家族三种模式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新财团机制。

    这种机制本身就是一种解决家族企业转型的好办法,堪称一步到位,强强联盟,但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限制,首先,你要有资格加入华银系。

    徐腾和徐总在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基本只吸纳最优秀的企业家成为华银系的联席合伙人。

    会谈渐进尾声,时间还剩下十分钟。

    关于海外并购,徐腾、徐总虽然都有过成功的案例,意见却都很统一,中国企业想要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的时间还没到来,因为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还不错,大家的日子都很好过。

    这也是华银系一二次年会的结论。

    “我的一个观点,大家可以听一点,在非大规模经济危机状态下出现的并购机会,往往不是好机会。我举一个自身的体会,97年,我差不多算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进行海外兼并的小老板,第一次投资就是盘谷银行,因为我上半年正好携太太去泰国旅游,特意拜访陈友汉董事长。我刚回国不久,金融危机就在泰国爆发了,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我就再回泰国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就在泰国住了一个月,最后和陈董事长达成一个合作协议,从国内借债力撑盘谷银行乘机收购竞争对手。”

    “盘谷当时的情况很糟糕,我太太是很资深的高级会计师,过去查账时,脸都是白的……当然,一直很白,无人可比。”徐总这一次真不是要说段子,徐妈在下面看着呢。

    全场都很有默契的呵呵笑着。

    “就是这种情况,盘谷还并购了第二大的竞争对手和泰国第三大的保险公司,一举成为泰国真正雄踞第一的金融财团,这笔生意到今天为止,我们当时出资一亿美金入股,七年时间,目前价值三十亿美金。”

    徐总对这个生意是很得意,翘着腿,抖了抖,“其实,我什么都没有做,就是勇敢的赌一把,抓住一个最好的契机。包括当年投资香港太古、信合置地和新加坡华侨银行,这都是大赚。反过来再对比这两年并购瑞士历峰,还有入股宝马,客观来讲都是非常精彩的海外投资,不至于赔本,但也浪费了大量资本和时间,同样的资金放在国内,收益率要高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