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 徐总的安利梦,崩了-第3/6页
其他地方都没问题,业务素养很不错,国语、粤语、上海话、英语都很流利。
问题只有一个。
这是一个民主小贩,当然,在这个阶段还是很符合年轻大众的潮流,公知类的女文青,她自己的博文风格基本就是闾丘露薇的套路,差不多的模板和思维模式,字里行间秀着独立媒体人的高智商。
她刚加入团队期间,亲自给徐腾代笔起草的博文,徐腾基本是看一篇毙一篇。
徐腾原本有一个腾讯新闻社的商业计划,最后在华银系内部商议后,采取和神州传媒集团合作运营的模式,他将秦小璐派过去,担任腾讯新闻社的采编部副主任。
后来,梅嘉莉就推荐这个陈淑芬担任他的媒体公关顾问,因为对方的前夫是富信集团的一位副总裁,毕竟是JWT上海公司的媒体总监,能力很不错,职业女强人,在传媒领域的人脉很深厚。
对所有的老板来说,员工的能力往往只是一个方面的要求。
徐腾是对下属很好的那种老板,容忍度很高,否则早就将陈淑芬踢出团队了,原因很简单,不合拍,换助理这种事,很多老板都经常干,因为要找一个合拍的助理真的很难。
徐腾算是运气不错,身边最主要的助理大体都很合拍,比如说,虞素云、韩黛,以及后来加入的高级财务顾问杨佳川,高级科学顾问陶玫霞副教授。
这位陈淑芬就属于不合拍的。
徐腾将两份博文仔细看完,如果他满意,就会选一篇更新,问题是哪一篇都不满意,一篇各种炫耀,跪舔美国,另一篇比较生活化,小资主义泛滥成灾。
他将两份博文丢在一边,问陈淑芬,“你原先帮我制定的形象不是职场新人路线嘛,那不是挺好,最近怎么思路变了?”
“董事长,我思路没有变哦,我是觉得要更多贴近中高端青年的集体思潮。”陈淑芬稍微辩解一句,想了想,很慎重的提醒徐腾,“您现在的维度已经太高,所以,在文宣这一块确实很难把握。”
“你将所有素材都拿过来,我自己写文案,可以吧?”徐腾简直无语,有什么难搞的,正常展示生活,挑选出比较有亲和力的照片,写一两句配词而已。
这个事,韩黛其实是最擅长的,但她要留在长江科技大厦,主持助理团的工作,每天及时给徐腾更新各部门的工作进度信息。
徐腾将秦小璐送走,因为秦小璐在这方面也做的不是太好。
很快,徐腾拿到了这两天行程里积累的所有素材,两百多张照片,有媒体提供的,也有随行团队自行拍摄的,白宫晚宴占了一半。
他选了两张照片。
在和小布什的几张照片里,徐腾选了一张像是送别的照片,写了一句配词,“总有一天,我们会怀恋他!”。
随后,他选了一张陈淑芬绝对不会选的照片,一个人坐在长桌的角落吃西餐,从这个摄影的角度来看,他还没孤寂的,旁边是韩国驻华盛顿使馆的某某外交官僚,所有人都像是在说话,唯独他在吃牛排,端着一杯香槟。
配词是“本年度最佳蹭饭记录,有没有?”
“很简单,对不对?”徐腾将挑选好的照片和配词丢回去,让陈淑芬看清楚,神情不满的看着她,“博文的更新不用太勤快,每周一两次即可。有照片可供更新,就不要发长篇阔论,你是用我在宣传美国官僚体系的优越……还是觉得,能被布什总统接见,这就是我的人生巅峰?”
有些话,徐腾真的说不出口,这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潜意识,陈淑芬挑选的两个媒体专员和她一样,都是妥妥美帝优越主义。
三个鸟粪。
这是陈淑芬最大的问题,徐腾原先觉得不是很重要,他自己有数就行,现在想想,真的容易出事,回国就要立刻换人。
问题是这种人在媒体新闻领域,一抓一大把,随便怎么抓,拎出来都是美帝优越主义,南方系不过是比较出格罢了。
既要有能力,又要合拍,还要任劳任怨,这样的员工哪里找?
徐腾懒得和陈淑芬上课,骨子里的思维很难纠正,再有能力和人脉也不能留,他正在琢磨该怎么处理这三个鸟粪,虞素云匆匆进来,示意徐腾,华银系在美国的高级合伙人哈维卡米尔已经到了亚当斯酒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