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 You Know Nothing!-第2/5页
他的华腾系过去有两个吞噬资金流的大户,一是神州传媒集团,二是永泰化工,前者要在全国大规模扩建数字院线,后者要大规模建设PX,提高精细化工和高技术化工材料领域的投资。
现在,这两个大户都直接升入华银系,由华银系承担资本输出。
如此一来,徐腾和梅嘉莉的资金就很富余,可以专注于高科技产业的长期投资和布局。
这两天,徐腾一直在通过各个方面的途径,大量收集整理国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资讯,晚上在长江科技大厦,召开一个小范围的新科技产业投资研讨会。
徐腾、梅嘉莉、蒋宁远、聂玉春、邬院士、罗红岩六个人外,还有徐腾的首席助理官虞素云、高级财务顾问杨佳川,以及长江大学副校长朱育贤院士、长江大学无线通信研究所的副教授陶玫霞。
十个人。
陶玫霞副教授担任讲解,用投影仪解说了国际产业科研领域最高端的二十五个科研重点方向,这肯定是排除了引力波之类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但也包含了华腾集团绝对干不动的可控核聚变研究。
量子计算机也很难。
量子通信、智能机械、人工智能、石墨烯、基因测序及仪器、3D打印……这些倒是华腾集团能够介入的项目。
徐腾首先定一个基调,先别谈投资回报率,这是题外话,只谈能不能做、怎么做,以及每年能投入多少资本,这三个问题是关键。
这是难得的好机会,邬院士、聂玉春、朱院士都要紧抓机会,和徐腾这个壕要经费,分别代表通信、芯片和生物工程三股势力。
陶玫霞讲了半个小时,两位院士和聂玉春轮流发表意见。
徐腾和其他只是负责听着,具体将资本投在哪些黑科技领域,暂时还要慢慢商议。
终于轮到朱院士时,对方刚讲了几句话,分析基因测序和生物酶产业化的几个结合点,基本如同天书,徐腾正听的头晕目眩,韩黛悄悄进入会议室,将徐腾的公务手机交给他,提醒徐腾,“华润那边的消息。”
徐腾将这部摩托罗拉A760手机拿过来,用电子笔点开通信记录和短信箱。
华润的宋麟董事长亲自打电话过来,通话时间很短,大概知道徐腾在开会,就重新发了短信,让韩黛送过来。
“徐董事长是国内IT产业的领军人物,年少有为,为国有资本仗义执言,宋某非常钦佩,但在万科集团的控股问题上,我希望徐董事长谨言慎行,高抬贵手。”宋麟没有急着撕脸,大致是真搞不清楚徐家到底有多少资金流,万一撕逼大战的结果是华润集团损失惨重,他也不好交差。
当然,这是他预估的一个最坏结果,大致上,他对华润集团的资本规模更有信心。
徐腾反正听不懂朱院士在讲什么,索性思考片刻,给宋麟董事长回了一条短信,“你们在万科的控股比例是多少?能绝对控股,能要约收购吗?”
“徐董事长是执意要收购万科咯?”宋麟的回复很短,有撕脸的意味。
“生意永远是生意,您开个价吧。”徐腾回复的也很简单。
“无价之宝。”宋麟有点尴尬,万科的王董事长就在他的对面,他总不能当面出卖万科老王吧。
“这可不是做生意的意思哦,万科能为华润带来什么?利润分红,还是资产增值?还是社会影响力?显然,以华润的级别,还不需要万科提供正面的影响力,所以,我认为万科高价转让股份,用转让万科股份的资金直接投入地产运作,显然更符合华润的利益。如果华润有兴趣,我们可以用中石油,或者其他美股证券的筹码交换。”徐腾其实又打算用剩余的Ebay股份做交易。
每股62美元了,再不托盘扔掉,徐腾很担心会砸在手里,他前几天还和徐总算过帐,现在脱手这部分流通股,大致还能换取4亿美金。
徐总徐妈是在2001年10月在纳斯达克建仓,大肆乘机吸纳各种高科技,入手Ebay的平均价位是12美元一股,主力建仓价位是8美元左右,后期在15美元左右又吸纳了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