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并州攻守各方忙



    黄胜正与荀谌谈话。

    一个卫兵进来报告道:“主公,公孙康派人带来了蹋顿的头颅。”

    黄胜与荀谌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震惊的眼神。

    荀谌道:“公孙康此举乃是想嫁祸主公,谄主公于不义。”

    黄胜道:“我倒是小瞧了公孙康。”

    荀谌道:“主公,击杀踏顿的事情,应该是公孙康个人之意,公孙度并不知晓,目前,公孙度尚在,又与我军为盟,公孙康还翻不出什么大浪,眼下,主公应该先破袁绍,统一北方,乃为上策。”

    黄胜记得公孙度好像就是在这段时间去世的,公孙度一死,辽东之主自然换成公孙康。

    黄胜道:“以辽东目前的实力,公孙康还不敢公然与我军为敌,蹋顿已死,主力又被迁灭,东鲜卑数年之内已无力南下,我正好趁此机会与袁绍作最后的决战。”

    于是,黄胜留田豫守幽州,又留颜良,严纲,王门等将协助田豫,黄胜自率领大军前往邺城。

    黄胜临走之前,问田豫:“国让,要是鲜卑率军来犯,如何抵挡?”

    田豫道:“以兵拒之。”

    黄胜又问:“要是鲜卑和公孙康同时来犯,又将如何?”

    田豫道:“那我就让他们两军互相残杀。”

    黄胜哈哈大笑道:“有国让在幽州,我无忧矣。”

    年底,黄胜率大军到了邺城。

    由于正值寒冬,天气寒冷,大雪纷飞,黄胜决定,等明年开春再进攻并州。

    这时候袁绍已经在太行山各处险要修筑了无数的要塞,袁绍深知青州军不善于攻坚,因此采用了这种坚壁清野的战略来抵挡黄胜进攻。

    黄胜询问沮授对并州的攻略方针。

    沮授道:“袁绍深知我军不善于攻坚,并州有太行山和壶关之险,当真是易守难攻,昔日,张燕凭着太行山,以一众战斗力不强的黑山军,挡住了袁绍无数次进攻,如今,袁绍又有精兵强将,防御工事更是非比往日,强攻决不可取,主公先派人往并州散播流言,说,邺城的亲属非常怀念亲人,袁绍军中士兵也大多是冀州人,袁绍将士们想到亲人还在冀州,必定军无战心,主公再将大军驻于壶关之下,然后派精兵强将从中山国翻过太行山攻入晋阳,由北往南,袭袁绍之后,袁绍必败无疑,只是,目前正值寒冬,太行山大雪封山,只好待明年来春方可进军。”

    黄胜深以为然,正好让大军休生养息。

    黄胜道:“我打算从青州掉一批官员过来,安插到冀州、幽州各县去,以迅速稳定当前局势,公与觉得如何?”

    沮授道:“不可。”

    黄胜道:“为何?”

    沮授道:“目前袁绍还在,冀州大部分地方官员对袁绍还怀有感恩之心,若如今急切将其调换,会让他们心中产生不满,反而对局势不利,此策需等袁绍灭亡之后方可实行。”

    黄胜表示赞同。

    黄胜又问:“冀州地方大户众多,我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依附于我?”

    沮授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极多,主公的声望要想超过袁绍,目前还差得很远,等到主公声望比袁绍高的时候,各大户自然就依附主公,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眼下,主公应大力鼓励民众生产,让百姓丰衣足食,百姓手中有了钱粮,那他们就不会再依靠大户,如此,就能削弱大户的力量,主公目前已经垄断酒、食盐、粮食的经济命脉,各大户失去了人、钱、粮的依靠,那他们对官府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黄胜道:“公与之言甚有道理。”

    黄胜又道:“我计划在冀州和幽州各县成立医馆和学院,只是,河北地方广阔,县城众多,这将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我打算让本地各大户出钱赞助,出钱多者,他们的亲属就可以免费就医和入学,再设立一个荣誉榜,医馆和学院以赞助最多者命名,像这种名利双收的机会,他们应该不会拒绝吧?”

    沮授道:“嗯,我看,此法可行。”

    第二天,黄胜就公布了设立医馆和学院的消息,并说明了条件,各大户看到了这个消息,顿时就沸腾了起来,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名,于是,各大户纷纷解囊,各县收到的钱粮无以数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