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梁红玉昨天一早就离开了锦阳城,一路急驰,回到了镇天镇。
她的心中装有两件事:一件是昨夜从锦阳城逃走的那个女游击队,竟然在几十人的死死追捕中无影无踪。
她脑海里不时浮现出文香描述的那个酷似自己形象的女人。不知怎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感在叩击她的心房,使她显得有些压抑。
从包一天口里知道了这个女人脱逃的情形后,她佩服她的勇敢和机智。奇怪的是她潜意识里多少有一丝为她庆幸的感觉,这又使她显得有点不安。
一件是关于宋大庚。且不说这个她一向认为是老大爷的人物如何一到她的团里就像年轻了十几岁,单就他的养马技术来说,简直是百里挑一,更使她惊叹不已。
这个人表面上看去有点蔫蔫乎乎,可做起事来却是踏踏实实。他把马料铡得细如粉末。他用鸡蛋喂马。
他每天总要为拂云飞梳洗两次,短短两天,拂云飞的红色毛发更加油亮,竟如缎子一般。
而且,今早临出发时,宋大庚还特地要过她的宝剑,给它系上一条鲜红的穗子。这样一来,宝剑便大放光彩了:雪白的剑身寒光闪闪,古铜色的剑柄上镶嵌的龙骧花纹精雅细致。
她自然是欢喜得很,当面称赞了他,而他也只是“嘿嘿”地笑。可是就在昨天,她还听陈西民说,这人暗地里长吁短叹,好像对留在这里并不是心甘情愿。
她十分担心,假若他真的要走,她又到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位养马好手?她让西民陪着宋大庚,名义上是说帮助他熟悉拂云飞的性格,实际上是让西民监视他。
昨天夜晚西民对她说宋大庚为家里托带东西了,她十分地埋怨着西民,为什么不告诉她,也好让她为宋大庚多捎点东西回家。
吃过早饭,梁红玉便催促部下收拾行装,向铁笼口进发。
包一天给了她的部队一百五十匹战马,这使她心情异常振奋。她从各个连里抽调了一批身强力壮,平时玩过马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加强连。
临出发时,她特意找宋大庚谈了一次话,询问他是否真的愿意留下来。
宋大庚自从把情报交给了古迪,就想找机会溜走。见古迪突然又来通知他,说铁英队长决定让他就呆在民团里作内线。
说实话,他一百个不愿意,这身狗皮子,他本就非常厌恶。怎么着也不愿挨着它。
“我就是为不受这身狗皮子的欺凌才参加的游击队呀!如今……”他在心里愤愤地说。
但当古迪讲到了这样做的意义时,他不作声了。到最后他终于答应留下来。
临走时,古迪特意叮嘱他要戒酒,一滴酒都不能沾,说这是铁英队长下的死命令。
一听是铁英队长交待的,他也没说什么,满口答应下来了。此时听到梁红玉问他,他哪有不答应之理!
梁红玉高兴极了。她看宋大庚是个老实人,宋大庚说的话她自然相信。于是,她解除了对宋大庚的监视,让陈西民跟着自己了。
此刻,梁红玉骑在拂云飞上,不免向身后的闵小青、陈西民和宋大庚看了一眼。
队伍在快速行进着。梁红玉想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出征作战,是她生平第一次。战场是啥样子,她没有经历过;和游击队打交道,在伏龙山初次领教过,近来听说游击队又在伏龙山活动,她去了几回,没见踪迹。
她想着想着,不由得又记起那个脱逃的女人来。想起这个女人,此时梁红玉又非常恨她。
假如她真的把三县绥靖联防会议的军事情报弄到手,那就将意味着游击队会提前作好准备。这就是她迫不及待赶往铁笼口的原因。
铁笼口,关隘虽不高,但真像一只铁笼的口子,紧紧地卡住铁笼山。它的周围峰仞插天,无立锥之地;它雄踞在群山之上,与铁笼山的主峰凤凰岭遥遥相望。
这里在古代是个军事隘口。那时没有公路,由皖入赣的人们便是通过这条路,往来行程的。
因为这里的地势险恶,整个铁笼山是四周高凸,中间凹陷,故从清朝起便绕着铁笼山修了一条大道,这条险道就走得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