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3/4页





    当然,胡奎的心思不在女人身上。他对女人不感兴趣。想当初,他一枪击毙吴老幺,吴汉中就要把独生女儿晴儿嫁给他,被他拒绝了。

    当时他的这一举动,不仅令他周围的人们不理解,就连吴汉中也不理解。要知道,有多少男人想巴结他吴家,更莫说是做吴家的女婿了。

    胡奎最后是娶了晴儿,做了吴家的姑爷,不过真正吸引胡奎的并不是晴儿,而是吴汉中允诺的护院队队长,是那支四五十人的家庭武装的头儿。

    吴汉中能够积聚万贯家财,靠的就是他的脑瓜子与手段。在最初的不理解时,吴汉中就在捉摸这个胡奎。

    胡奎的不近女色,并不是胡奎生理有缺陷,而是胡奎把某种东西看得比女人还重要。

    那么这种东西应是什么呢?吴汉中经过仔细分析,他知道胡奎需要什么了!

    大凡性格生冷的人,就喜欢钻牛角尖。经过仔细分析后,吴汉中得出一个结论了。傻逼!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敢要挟我?吴汉中在心底里狠狠地骂道。

    他真想撇开这个胡奎,原因就是他认为胡奎不接受自己的女儿是在要挟他。尽管胡奎是吴家的救命恩人!

    可是吴汉中不能拿吴家的安危做代价,他找了好几年的人,如今找到了,怎能让他失之交臂?

    是哟,我吴汉中需要胡奎!胡奎是傻逼,自已不能也傻逼!

    于是乎,吴汉中找到胡奎,单刀直入对他说:

    “小子嘞,你听着,如果你不娶晴儿,你也莫想当扩院队长。”

    这一句话特灵,胡奎抬起头来一连看了吴汉中几眼。

    现在的胡奎在想什么心思呢?

    胡奎在吴家当姑爷,一当就是十几年,吴家不仅太平无事,家运还蒸蒸日上。吴家成为霞县境内最大的财主。

    吴家家道兴旺,可吴老爷子却老了。也许应了那句古话: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走好运。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依。这还真充满了辩正法。

    吴老爷子老了,他的儿子吴雄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吴汉中每每看到这里,就长吁短叹。但长吁短叹有何用,日子照样过得飞快,儿子照样还是老样子。

    临咽气的时候,吴汉中把儿子,女儿和女婿都叫到跟前,指着儿子对胡奎说:“你帮帮他……”

    胡奎冷冷地瞅着吴汉中,没说一句话。

    吴汉中死了,吴汉中临死前说的那句话能起多大作用?

    一年后,吴雄在邻村喝醉了酒,跌入村前的影溪淹死了。

    两年后,晴儿也得暴病亡故了。

    胡奎与晴儿生了一儿一女,可惜没一个是姓吴的。

    吴雄倒是生了个儿子,可惜在满百日那天,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胡奎成了霞县的吴汉中。

    胡奎依靠吴家庞大的财源体系和雄厚的财富实力,逐渐抓住霞县的那根政治杠杆,一年前,前北洋军中的小排长、吴家护院队的队长摇身一变成了霞县民团的团长。

    半年前,北河行营欲组建锦、霞、苍三县联防总指挥部(并且还有传言,如果剿共斗争需要,赣北五县的联防也只是时间问题),胡奎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胡奎的第一个进攻对象是霞县县长左之推,胡奎的目的很明显,他想通过左之推接近刘仁杰。他虽然是一个县的民团团长,但直接与刘仁杰对话,他还不够资格。

    不过这回他找错对象了。

    胡奎的竟争对手自然是包一天。包一天与他一样是一个县的民团团长,尽管锦阳县梁红玉也在训练民团,但他还是有信心竞争总指挥一职的。

    可是胡奎不晓得,这个左县长却是包一天的亲姨父。左县长对于胡团长送来的礼物如数奉还,并有几次公开对胡奎说:“胡团长,我们都是党国的干部,要廉洁自律,以后这种心思不可多用。.”

    把个胡奎气得腮帮子一鼓一鼓。

    有人给他出主意:不如直接去找刘仁杰,听说刘仁杰是个大财迷,找他也减少中间环节。只要刘仁杰点了头,此事那还不是三个指头撮田螺一一稳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