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3/4页
总之,现在陈西民找上宋大庚来,这使大庚的心里猛一沉。陈西民给大庚的印象就是:这人的眼好煞,要多提防一些!
陈西民对宋大庚说:“老宋,吃过饭呢,我们去校练场玩,听说那儿可热闹哩!”
宋大庚心里巴不得,嘴里却说:“小陈呐,我觉得有点累了,我要早点休息!”
“哦!”陈西民是个实在人,宋大庚说自已累了,想早点休息,他也就相信了。但却在心里说:这就累了?这饲马还没开始呐!饲马的人起五更赶三更,那他吃得消么?
宋大庚看陈西民沉吟的样子,就生怕陈西民不会带他去校练场。于是他赶紧又说:“小陈你要去,我就陪你去。”
他的话把陈西民说得一愣:怎么?这话的味道变了哇,本来是我陪你去,现在倒变成你陪我去了?
但陈西民确实是个实在人:“行,你要不累,咱们去!”
于是俩人就去了。
正是仲夏,风儿吹着,树叶儿摇着;天气是已经有了些热意了。
锦阳城是座山城。虽然自身并不建立在山上,但周围的山,高低起伏,这些风呢,就以不同的姿势向城中刮来,也就变成不同的风:微风、熏风、和风、劲风……
但不管是什么风,都带着自然界清新的气息,在城中的大街小巷里徜徉着,嬉闹着……
正是月中,月亮早就升起来了,玉盘似的。月光像水银一样地铺向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清晰地显现出来;但不管怎样清晰,在人们的眼中,终究还有一种迷离,甚至是神秘的样子。
陈西民和宋大庚到达校练场时,校练场上人已经很多了。
两日前,南昌的一个戏班子要在这里上演“采茶戏”《三月三》,这是一部很古老的戏。戏中讲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陈西民和宋大庚自然也知晓,就是没有看过釆茶戏的《三月三》了。
这次是个机会,陈西民就想看。他想宋大庚肯定也想看,宋大庚比他大十多岁,古装戏肯定比自己了解得多,因此也肯定感兴趣些!
陈西民就带着宋大庚站在台子下。露天舞台,又没有坐的地方。大傢伙都站着,自然也就没什么话说,就都张着脸对着戏台。
可是宋大庚心里有事呀!不错,他这人特喜欢听古了。小时候,他村里有个老学究,很喜欢讲古,每次老人讲古,他保准第一个到。可是今天他却没有心情啦!他有任务在身啦!
看了一会儿,他对陈西民说:“陈老弟,我头晕,我不想看了,我要回去睡觉了。你看吧!”
陈西民正看到兴头上,忽听宋大庚这样说,很有点不舍。他就说:“老宋呀,你回去我又不放心,不如你在地上蹲一蹲,兴许头就不痛了。”
宋大庚没好气地说:“有什哩不放心的?莫不是你怕我跑了不成!”
他说这话时装出很伤心的样儿,目的是想让陈西民允许他一个人走。
陈西民听了他的话后,定睛看了他好一会儿,才说:“老宋呀,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啦!这城里乱得很,你又是第一次到这里来,我是真的不放心。哪有别的意思?”
说着,他就要和宋大庚往回走。
宋大庚心里着急:这人还是一根筋哩!这如何是好?他装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说:“姓陈的,我不用你管。你还不如我呢!我打猎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哩!”
这话就说得有些伤人了。又不是说了你别的,人家是关心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陈西民会怎样想?
可是这陈西民的脾气真好!他善意地对着宋大庚笑了笑:“走吧!我们回。”
宋大庚真个是哭笑不得,又不好过分表现出来。他跟在陈西民后面,又在想着脱身的办法。
“咦,团长,你怎么在……”宋大庚听陈西民说话,身子猛一激灵,头脑里第一句就想到是:妈呀!碰到梁红玉来哩,这无论如何是脱不了身的。
宋大庚抬眼一瞅,可不是么,梁红玉穿着一身旗袍站在他们的面前。
然而陈西民接着说的话却令人莫名其妙。陈西民说:“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