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这会是官家的目的吗?以矿城和粮食危机,就为了出台一项法令?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道法令的颁布,确实有缓解司马光情绪的作用,让他不至于硬梗着要外出。

    可官家留相公们奏对,也只是把法令拿出来了,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对于如何处置大理内乱,如何处置安南粮食交易的问题,一句都没提。

    怎么提?政事堂没意见,朝臣们乱纷纷的……

    段氏听说了朝议的内容,虽然心焦娘家的事,仍然不敢跟官家提任何要求。

    内苑干政,别说是官家不喜欢,一旦她提要求了,就是政事堂和朝臣也会让她惹一身麻烦,甚至还会令官家为难。

    可毕竟是自己娘家,还是可能灭族的大事,怎能不过心?

    没办法,心焦的连士林传唱的新词都顾不上体会了……这对她一个文青,真的算是很焦虑的境况了。

    官家已经很久没到她的凝成宫了,她也知道,这是官家疼她,鉴于朝堂的情形,又不好当面拒绝她,伤她的心,所以一直避着不面对她。

    可自己实在是忍不住了。

    “三哥儿…~”

    “官家……”

    滔娘的称呼没变,还是喊三哥。段氏不行,她得老老实实的称官家。

    尽管她很想称郎君,偶尔在单独跟官家时,会不由自主的,会心的喊声郎君。当着皇后姐姐,她不能也不敢。

    滔娘把赵曦迎进来,避开段氏的视线,一个劲的给赵曦示眼色。

    都是内苑的姐妹,她做不出来把段氏驱赶的事。可朝廷怎样做,真不是她们妇道人家该掺合的。

    她理解段氏,但并不赞同段氏仗着官家宠幸,就跟官家提左右朝廷决定的要求。

    “你是担心段家,还是担心大理?”

    必须要面对的,不管如何,段氏都是自己女人,有些事还是提前讲明了好。

    家人离心,后院不稳,最容易产生那些肮脏事。

    “官家,奴只担心娘家亲人……”

    段氏很想说大理她也担心,可她现在是大宋的贵妃。

    当初自己万里送身,除了对当时的官家仰慕,也有段家亲宋的成分,同时也是希望让大宋和大理亲密些。

    当时高家已经干预过一次大理的王位更迭了,之所以她来大宋,本来就有给段家找个依靠的目的,希望可以确保段家可以一直执掌大理。

    可如今……高氏选择的时机太好了。

    先皇去世,三年不兴兵事是乃孝道,她更不能提出兵伐高氏。

    就是官家问的,也是担心……

    “当初给了段家二百人的新装备,这些年一直给予了更换。段家王室应该性命无忧,可自保。我已责令矿城,一旦段家人求救,矿城会将段家人接到矿城避难。”

    “至于大理王位……”

    “官家,奴晓得,朝廷出兵是为不孝。奴不敢奢望朝廷发兵伐高氏,让大理归还段家。”

    段氏清楚,官家能让矿城接纳段家人已经是极限了。

    一旦高家要对段家人赶尽杀绝,矿城接纳段家人,就是给矿城找麻烦。

    她清楚矿城是怎样的存在,她在矿城也是有份子的,那是大宋朝堂臣工的利益所在。

    ……

    “铜铁原料储备还能坚持多久?”

    大理内乱,矿城被困,整个铜铁矿的原料运输断了。

    虽然国朝市面流通还没显现不足,但与辽夏的交易用度,以及因市面对矿城的不看好,势必会导致新币在一段时间内会供应不足。

    要想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还不能让国朝的货币体系混乱了。赵曦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单单是否出兵,还是以不动兵事尽孝心,在赵曦看来真的无所谓。

    至于矿城十万子民,赵曦从来没担心过,那曾是军卒,还是后期更加训练有素的军卒。

    虽然比不上工坊城,守住矿城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回官家,工坊城的原料储备一直以一年为期,即便是如今新币有所变动,支撑七八月没问题。铸币可确保七八个月货币稳定。”

    薛向差遣是三司使度支,实际的工作还是以工坊城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