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柳芷若被刺



    六部尚书中,旁人急急入殿或许没什么,可兵部尚书急急入殿,多少让人有些紧张。

    冯九卿正在慈荣殿与后宫与柳芷若说话,闻言只略停顿了一下,便起身道:“看来前面有事,芷若,你先回吧,天气渐热,今后不必大中午的还要过来请安,当心身体。”

    柳芷若感动地看着她,“太后上次受伤,芷若彻夜难眠,如今太后好了,芷若只盼着能多与太后相处,不辛苦的。”

    “……”冯九卿下意识看向了魏嬷嬷,魏嬷嬷不动声色地抬起手,微微摇头。

    那些日子,柳芷若在宫里可睡得安稳得很呢。

    冯九卿微微一笑,看像柳芷若,“你这孩子,哀家这身体自己是知道的,如今已经大好了,你可别因为担心哀家,反倒累及自身,快去吧。”

    说着,冯九卿却自己先离开了慈荣殿。

    柳芷若脸上的感动褪去,渐渐变成了不甘心,狠狠跺了跺脚,“太后这是什么意思?我都说得那么明白了,太后莫非是脑子伤了听不懂了?”

    “主子别胡说,这儿可是慈荣殿!”芸儿赶紧劝道:“这不是前面有事么,太后肯定还没反应过来呢,回头主子多来几次,没准就成了。”

    柳芷若叹气,泱泱不乐地离开了慈荣殿,她接连好几日来慈荣殿套近乎,不就是为了让冯九卿劝劝皇上常来后宫么,结果冯九卿却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好像全不在乎似的。

    皇上虽然才十岁,可能打好关系,对以后也是有好处的啊。

    她气闷地走到了御花园,抬头却见万华宫的小凝在御花园摘花,口中还哼着歌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冲了上去。

    ……

    冯九卿赶到紫宸殿的时候,兵部尚书已经到了好一会儿,她没叫人通传,径自便走进去,看见兵部尚书琢磨着什么,半晌才开口。

    “回皇上,戎狄混杂各方血脉,有鞑靼、蒙古等不一而足,素来神出鬼没,当年太 祖横扫北方,他们便成一股绳,如今时间久了,自有分化,若是真的有人统一……也不该没有半点消息传出才是。”

    冯九卿等他说完了才出现,同齐璞瑜对视一眼,“看来这件事很棘手?”

    赵子明与兵部尚书忙要见礼,冯九卿却一抬手免了,座上凤座后才道:“诸位不必管哀家,哀家不动军事,只是来此听政罢了。”

    赵子明点头,接着兵部尚书的话又道:“游牧民族野性难驯,要想平静统一北方绝不可能,臣还是认为,他们或许是被人收买了。”

    “大宛,是吗?”齐璞瑜冷笑,“趁着东华休养生息的时候扰边,十之八 九是不想东华平静,因为东华一旦强大起来,毗邻之大宛便会岌岌可危。”

    齐尚恍然大悟,“难怪,朕刚才还奇怪,明明大宛更好拿下,怎么戎狄不去和大宛开战,偏偏要来侵扰东华。”

    “此事有证据吗?”冯九卿整理了一下思路,插嘴道:“若是没有证据,东华不能主动破坏邦交,赵将军可有从戎狄那边找到什么?”

    赵子明尴尬一笑,“本来抓到了一个副将,结果他自尽了。”

    这么说,还是没有证据。

    众人沉默,齐璞瑜摩挲着扳指,忽然道:“戎狄一方不好查探,那大宛呢?”

    赵子明微惊,“王爷要对大宛动武?”

    “不,”冯九卿轻笑,看向齐璞瑜,“哀家猜测,摄政王的意思,应该是派人前去大宛打听。戎狄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但大宛国都却是个和尚庙,跑不了。”

    齐璞瑜眼中冷意减退,“知我者,太后也。”

    众人讳莫如深地低下头,齐尚捏着鼻子偷笑,随后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着摄政王的意思,先派几个……十个斥候混入大宛打探消息,而后再行处置,两位大人先下去吧。”

    等人埋头告退了,齐尚才嘟着嘴看向冯九卿,眼中带着几分打量,“母后来听政的?”

    “怎么,哀家不能来听政了?”冯九卿挑眉。

    齐璞瑜搁笔好笑道:“我和皇上急得头上冒烟,太后也能端坐与慈荣殿,今儿倒是闻风就来,若单单说是为了听政,怕是不够有说服力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