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回来了
永和五年,正月里第三场大雪纷纷扬扬落下的时候,洛城五万禁军连夜点兵,以“诛杀奸妃,清君侧,起兵勤王”之名,赶往京城。
四万禁军留守大营,另择三千前往番谷洼地,星夜兼程不可有误。
次日正午,三千禁军即到了番谷洼地,番谷极广而深,远远便见毒瘴萦绕,山谷与山顶之间的回旋风让毒瘴久留不去,实为棘手。
与此同时,五万禁军也已经距离京城不远,冯宇特命人将动静放大,越大越好,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皇宫,皇城之中,神武军与姚家兄妹霍然变色。
慈荣殿里,伪装成药童的冯九玉目眦尽裂,站在床帐之外,往里面递送着药膏。
床帐之内,不时传出的痛苦抽气声,是这殿中唯一的声音。
太医又熬好了药汁,摇摇头叹道:“魏嬷嬷,请太后再将这碗药喝了,散去体内湿寒之气。手指里的针已然取出,缠上药膏就好,只是不可用力,当心伤了经脉,日后双手怕是不便。”
魏嬷嬷小心翼翼地上药,闻言哽咽道:“知道了,有劳太医。”
为了取针,冯九卿昏昏醒醒过了半日,喝了不下四碗药才终于舒坦些,这会儿隐约听到外面的声音,四肢百骸虽无一处不痛,可头脑反而异样的清醒。
“九玉,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冯九玉动作微顿,抬头看看站在阴暗角落里红了眼睛的齐尚,顺了口气,不紧不慢道:“他们才筹备登基大典。”
登基……
“连玉玺都没有找到,就这么迫不急待,”冯九卿满头大汉,雪白的唇牵出一丝嘲讽笑容,“那边关有消息传来吗?”
冯九玉没有回答,冯九卿叹道:“还是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忽地,嗓音幼哑的齐尚从角落里走出,肿 胀的眼不知何时哭过,红意未减,但目光却比前日越多沉静内敛,却又仿佛按压不住怒火,下嘴唇上都是牙印,“也许是凯旋的加急快报,所以才会推迟。”
凯旋不比急报,慢一些也是情有可原。
冯九卿目光一动,听见太医喜悦的声音,“皇上此话有理!定然是大军凯旋了,只要再等等,等过几日,也许王爷就回来了!”
他们笃定,只要摄政王回到京城,什么劳什子神武军,都没有半点反抗之力。
唯一麻烦的,是能控制整个京城的毒。
冯九卿扯了下嘴角,用手背挑开帘子,睨了眼齐尚,“皇帝这声音可不成啊,后日还得去行政殿说话,半点气势都没有怎么行?太医,给皇上开一济润喉丹吧。”
冯九玉问:“阿姐也要上殿吗?”
“去啊,为什么不去?”冯九卿想笑,张口却轻嘶了两声,看得魏嬷嬷又心疼不已,她却不以为意道,“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当务之急是要保住性命,这江山依旧是你的。”
齐尚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他就是不甘心。少年的倔强仿佛不合时宜地迸发出来,齐尚红着眼睛,拳头死死捏着,半晌不语。
冯九卿也没有再言,她没有多少力气了,现下只想好好睡一觉,补回自己流逝的精气神。
慈荣殿中,静谧的气氛里,就连风声都学会了偃旗息鼓,只有阳光热烈,穿透琉璃瓦,将药烟照出行迹,围着破碎的纱帘飘动。
太医悄无声息地将药丹留下,按了按冯九玉的肩膀,低声道:“走吧,我们不宜久留。”
留得太久,下次怕就不是他们进来探病了。
冯九玉点头,将药箱打开,从里面拿出几个已经冷了的肉饼放下,慢慢同太医退出了内殿,深深低头,露出易容后的额头。
人走之后,齐尚才悄悄儿打开帘子往里看,只看到趴在被褥上的冯九卿露出一只手,脸偏向另一边,只看到那铺陈开的头发,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狼狈,凄艳,死气沉沉。
魏嬷嬷深吸口气,对齐尚摇摇头,带着人慢慢走出去,让他在外歇息,自己将肉饼拿进小厨房温热。
齐尚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凋谢的红梅树,转身又走了回去,坐在床边拿起那缠着布条的手看了许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