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南泽分裂
魏嬷嬷垂眸,“太后宽心,南泽边境比咱们这儿还要暖和呢。”
“是吗?”冯九卿笑了笑,想起遇冷约冷的铠甲,忍不住摇头,“这个时节,又能暖到哪儿去呢?”
她叹口气,转身走进慈荣殿,看见了院子里那颗艳红如火的红梅树,忽地想起了去年春云还在时,齐璞瑜抱着齐尚来找他,就站在门口,言笑晏晏,笑得人怪不好意思的。
今年红梅花开,赏花的人却不在京城,也是可惜了。
“让内务府多备两件冬衣、伤药给他带上,路上赶路,肯定也是吃得干粮,交膳房准备些耐寒的糕点,一并给他送过去吧。”越过红梅树,冯九卿如是说道。
魏嬷嬷看了他一眼,望见了那眼中的担忧和惆怅,心下暗叹,道:“奴婢知道了,太后,进去吧,皇上送摄政王离开后,会来童年说话的。”
冯九卿默了默,微微点头。
……
永和四年,嘉平初一,天雨大雪,寒风刮骨。
南泽陈兵十万于东华边境,直指边陲,边关告危,摄政王点兵出征,东华少帝尚宫门送行,百官临别,贺祝凯旋。
三日,京城大雪,数十年未冷至此,顺天府查得冻死乞丐十数名,太后与皇上在神坛祈福,为万民谋福。
又四日,边关战报前来,罗曼女执将挥兵边关,又陈兵十万,南泽内乱大起。
南泽王都王室公族长辈被刺杀于王城前,怒斥罗曼女擅权谋逆,南泽王舒曼叶大怒,带王兵数百,以血腥洗除罗曼女在王都之势力,带南泽半数兵力割据国土,与罗曼女分厅抗衡。
至此,南泽一分为二。
舒曼叶执南泽皇室兵符据首都,擒罗华月,改国名“盛”,以“朝”为名。罗曼女执信众与三十万大军占据盛朝隔嘉陵江相望,面向东华。
旧南泽之势力明显便是被舒曼叶舍弃的保旧势力,舒曼叶不知为何力图改革,竟闹得国内大战,罗曼女被追赶至嘉陵江北,虎视眈眈于东华。
又七日,战报入东华,摄政王齐璞瑜先领骑兵抵达边关,而罗曼女的陈兵依旧未动。
与战报同入京城的,还有一封信,来自齐璞瑜的亲笔信。
“凛冬漫漫,边疆虽无大雪纷飞,却又寒气透骨,比之京城有过之而无不及,料想京中只会更加寒冷,切记保重。”
短短数字,齐尚来回念叨着,冯九卿听得耳朵都生了茧子了,忍不住拿奏折在他头上敲了敲,“皇帝,今日奏折还没动。”
齐尚吐了吐舌头,将信放下,拿起御笔却又偏头顿住,百无聊赖地含着鼻尖,“母后,肃宁宫还没招吗?”
从齐璞瑜离开京城到现在,也将有十日了,齐璞瑜都先带着骑兵快马加鞭到了小山关,那肃宁宫却始终没有消息传出来,这倒是奇了。
他往日倒是没看出来姚若华是个那般硬气的人。
冯九卿闻言,脸色也微微沉了沉,“刑罚嬷嬷一再下重手,她却坚持说此事与自己无关。”
“那雪青呢?”齐尚挑眉,“雪青也什么都没招?”
“雪青?”冯九卿叹息,“这个丫头倒也是个死骨头,打一顿就起不来了,现在还晕着呢。”
齐尚心中不爽,那姚家的人他一个都不想留,而今却有一个姚若华始终在面前作妖,实在是烦不胜烦。
冯九卿从奏折堆里抬了下头,见他又在咬笔尖,想起先帝的死因,不禁微微瞪了他一眼,“日后不要随便咬东西,入口之物,尤其是私底下过手的物件,都必须交太监查看了才行。”
齐尚愣了愣,将笔尖拿出来,看着上面的小小牙印,讪笑两下,“知道了母后。”
“你也别怪母后啰嗦,”冯九卿语重心长,“这人若要害人,方法千奇百怪,后宫中便有在梳子上、枕头上、碗筷乃至于熏香笔墨,母后看得了你一时,看不了你一世,你总得自己长些心眼,多培养几个心腹,尤其身边伺候的丫头太监,懂些药理最好……”
后宫里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多了去了,无一个不让人毛骨悚然,悄无声息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连她也未必都全能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