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东华少帝



    “不见,”冯九卿断然拒绝,“天子垂统,日理万机,圣寿未至,已施春露秋霜,各国使者理当怀德畏威,既入了东华,就该东华的规矩。皇帝已然下旨,断无更改的可能,卓尔小国,但明白‘客随主便’的道理,无须多言。”

    “这……”方毅有些迟疑,“大宛与东华比邻,商路互通,数年来从未有过龃龉,如此推拒在外,怕是不妥吧?”

    齐璞瑜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两国邦交,有其友好,终归是建立在国家实力之上。先帝在时,大宛的确与东华睦邻友好,可先帝去,大宛却从未派人参加过少帝寿辰,早生二心。”

    众人面面相觑,却还是有些犹疑。

    冯九卿干脆冷哼一声,直接沉下了脸,“大宛若真看重与我东华睦邻友好,何以我先帝崩世,大宛毫无表示?不仅如此,大宛每年送 入朝中的珠宝首饰看似贵重,然而使者离开我京城之时,却大肆索要粮草钱财!”

    猛地站了起来,冯九卿言辞越发犀利,目光里隐隐闪过几分冷笑,“大宛使者借口慷慨言辞,当日哀家寿宴,明知我东华内乱,却口出挑拨之词?诸位何不认真想想,此举……有何深意?”

    此言一出,众人愣了愣,有的老臣登时倒吸口凉气,有的老臣却面色不改,显然早就有此猜想,至于破例入朝的三甲新臣却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只因那场寿宴,皇室视为耻辱,早就派人压下,不曾将消息传出,但尽管如此,听冯九卿说出此话,众人还是心下一沉。

    语出挑拨,必是见东华更乱!

    而乱至一定地步,岂不是东华要不攻自破?那首先获利之人,出了近在咫尺的大宛,还能有谁?

    将狼子野心藏于慷慨大义的言辞之下,不过是为了侵吞他国便利,意欲为自己谋利。那呼兰将军看似武将,实则分明是个谋国之士!来者分明不善!

    然而,东华早就不是之前的东华了。

    尽管姚家余孽还在蠢蠢欲动,尽管东华内部尚有无数危机,但东华这两年国力渐复,国库存了钱,招兵买马、铸造兵器、训练士兵更是从不曾落下!

    众人心神一凛,齐璞瑜手指轻点座上虎纹,嘴角划过冷意。

    “国家邦交,岂有永远的情谊?大宛借口先皇崩逝,不过是想看我们无话可说,好借口大义犯我东华,此番来朝,又岂能抱着好心?”

    “让他等待少帝寿辰,不仅仅是为了彰显我东华天威,也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东华无惧挑战!”他也慢慢地站了起来,目光直直地看向了行政殿外,仿佛已经注视到了那列国驿馆之中,“南泽为虎,大宛即蛇,我东华却是蟠龙正统,岂能惧怕?”

    “摄政王与太后所言有理,”齐尚莞尔,“传令,列国使臣至今日起,不得擅请入宫,也不得随意出城,一经发现,视为奸细论处!”

    未曾料想一纸请书,换来的竟是天子暴怒,大宛使臣都愣了。

    呼兰听着铁木苏一板一眼的回答,目光一沉,身边的新使呼和却大怒,“放肆!我等为祝寿而来,一片真心,东华如此作为,将大宛与东华的情谊置于何地?将我等颜面置于何地?简直荒唐!”

    铁木苏本是个老实人,但老实人也是有脾气的,自了解到了上次太后寿宴上发生的事情,他的脸便从未好过。

    一想起那年纪轻轻的太后竟然在寿宴上受到那等羞辱,他的心中就有一股莫名火气,烧得头脑发热,冷讽之声脱口而出。

    “贵使这话可就说错了,正是因为东华在乎两国邦交,所以才要提醒使者。臣是臣,君是君,大宛是大宛,东华是东华。若是贵使两国盟约继续,就应明白先皇与牧野单于的情分绝非挂在口头上好听的……不要借口什么公义旧情插手他国政事,免得惹祸上身。”

    呼和:“你——”

    “还有,”铁木苏轻飘飘地扫了眼呼兰,嘴角一扬,“这里是东华,不是大宛。我东华少帝不是无礼之人,倒是贵使,不如趁着这两个月,好好训练一下觐见皇上与太后的礼仪,可别端着酒就上去了,怕是会丢了大宛的脸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