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状态不对
摄政王与先皇手足情深。
为了先皇,他甘愿退守蜀地,蜀地闷热,每年回京述职,先皇都会将人留在皇宫。先皇三十六岁时,齐璞瑜也才十五岁。
十五岁便披甲上阵,先皇还只当他是个孩子,心疼不已,一入皇宫,便将人留在龙御殿里同榻而眠。
先皇喜欢听他说话,而彼时的齐璞瑜也的确不是少话之人。
第一年初入蜀地的时候,他想书上说蜀地多美女,少年心思爱美心切,便偷偷在蜀地老将军的照看下溜出王府去寻美女,不想却被当地的恶霸围堵,老将军气得直抽气,先将那恶霸收拾了,回头也不管他是不是先皇最宠爱的皇子,二十个板子便打了下来。
老将军骂他少年心思,边关之内人 流混杂,他却贪念美色,将此事还报给了先皇。
先皇彼时身强体壮,东华国泰民安,姚家暗藏奸心还不曾张扬,先皇素知那老将军下手狠,心急之下,竟然奏折一扔,直接带着人就往巴蜀去了。
到了巴蜀之事,少年齐璞瑜还趴在床上抹眼泪,先皇看得又气又心疼。在皇宫之中,他从不曾叫齐璞瑜受半点委屈,谁想刚到巴蜀就挨了板子,那老将军也硬气,愣是不认错,还说先皇过于溺爱齐璞瑜。
齐璞瑜有错在先,先皇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恨铁不成钢地训斥了齐璞瑜一顿,私底下却又传授各种“经验”,教他如何和老将军周璇。
旁人只道齐璞瑜来边关是历练的,哪知道爱弟如子的先皇会在后面教他如何偷奸耍滑,齐璞瑜如今想来,都忍不住有些好笑。
若是时间能够回到那个时候,什么摄政王位,他半点都不稀罕。
但时光荏苒,就在他想着为先皇贺寿的时候,先皇倏然病危和摄政王的任令消息却传了过来,齐璞瑜匆匆赶回,却未及见得最后一面,便不得不带兵镇压反王叛乱,错过了和先皇最后的诀别。
查了这么久,除了那忘忧毒,什么都没查出来。
他本以为善弄毒的姚家就是真凶,可无论是姚府管家、姚若华的贴身嬷嬷,直至身死都摇头否认,他动摇了。
而冯九卿……不受先皇喜爱,应当是没有机会下毒的,可是冯家拿了玉玺,先握禁军,在先帝暴毙一事之中,却是反应最快、最先获利之人。
冯家的嫌疑其实更大,即便他万分期望不是她,但若事实最后证明果然是她……
他怎能手软?
而到了现在,即便姚家倒了,即便冯九卿针对姚家,却始终没有交出玉玺的打算,甚至在筹谋玉玺,他无法不怀疑她。
轻抚额头,齐璞瑜叹口气,余光中却见马蹄渐渐靠近,冯九卿从马上下来,慢慢走向他,“疾风倒是比破云要不好驾驭,性格暴躁,倒不愧是千里马,四肢十分有力。”
“……臣代疾风谢过太后夸奖了。”
齐璞瑜放下手,深邃的目光从她头顶往下看,眼底带着纵马之后的快意,被风吹得发丝有了几分凌乱,脸颊红润,颈侧一滴晶莹汗水顺着锁骨往下流淌,那麻烦的裙摆被折起来缩在腰上,逐出水波一样的纹路,跟个男孩子似的爽气。
无声失笑,齐璞瑜摇了摇头,“你这模样,倒不像太后,而像皇室中洒脱不羁的公主。”
冯九卿挑眉,将裙摆放了下来,又变得有些拖沓,提步往马场外走去,边走边道:“说罢,今日进宫到底有什么事,你直说,哀家也好考虑是否帮忙。”
齐璞瑜敛眸,静静地跟了上去,一语不发。
冯九卿回头看了他一眼,只当是什么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重要事,索性也不再多问,只将马鞭扔给了魏嬷嬷,自顾自往慈荣殿走去。
行过偌久,刚到御花园,齐璞瑜忽道:“本王让人将那秋千换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脚步一顿,冯九卿默了默,回过头盯着他,半晌才道:“嬷嬷,屏退左右,哀家与摄政王有要事相商,无令不得打扰。”
“是。”魏嬷嬷好奇地看了眼齐璞瑜,总觉得今日这摄政王的状态总有些不对。
冯九卿默不作声地走向了御花园,不过数步,便看见了那小巧的秋千竟直接换成了吊在树上地极大摇椅,像是个双人秋千,不觉挑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