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一心为民



    霎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放在了姚子晋的身上。

    满朝文武,再也寻不到第二个“姚大人”,但冯姚两家能够井水不犯河水已经让人大呼幸运了,没想到这次冯九卿竟然要将这个差事主动交给姚子晋。

    莫说姚子晋,就是冯宇都被惊呆了。

    “天后?!”冯宇诧异地看着她,一脸看“傻女儿”的表情。

    冯九卿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嘴角挂满笑意,“姚大人忠君爱国,为了东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虽未太常寺卿,掌管祭祀之事,但想来救济难民这等小事,定然难不倒姚大人。”

    有阴谋!

    姚子晋条件反射地想到了这三个字,一瞬诧异之后,便又不动声色地走了出来,坦然自若地见礼道:“启奏太后,为国尽忠,为民分忧,乃是臣下之职,臣求之不得,但只怕臣年时已高,老眼昏花,这么重要的事,老臣以为,还是摄政王比较妥当。”

    “老大人自谦了,”齐璞瑜含笑道,“老大人乃璞瑜之前辈,为官多年,一心为民,奉公守法,经验丰富,璞瑜乃是一介武夫,这样急需细心的重责大任,自然还是老大人合适。”

    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一心为民”?“奉公守法”?这确定不是在反讽?

    冯宇眨了眨眼,目光在冯九卿与齐璞瑜身上移了移,若有所思地看向怔愣住地姚子晋,默了默道:“……老臣也以为,姚大人曾为国相,足堪此任,毕竟朝中无闲人,大人想必不会拒绝吧?”

    但姚子晋此刻警觉性极高,下意识就道:“冯大人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在下一介愚夫,这样的事——”

    “这样的事,当然只有姚大人可以胜任,”冯九卿迅速打断了他的话,意味不明道,“姚大人若是认为自己老眼昏花,无力朝政,哀家也不是不可以让大人衣锦还乡。”

    这分明就是陷阱!

    姚子晋脸色难看,目光阴沉地打量着冯九卿,似乎想从她那张淡漠年轻的脸上看出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奈何冯九卿早就已经将脸皮练得可比城墙厚,经丝毫没露破绽,很是诚恳信任地看着他。

    “姚大人若是不说话,哀家就当你答应了。”冯九卿快刀斩乱麻,“既然如此,户部尽快拿出个赈灾规程、拨出银子来,退朝吧!”

    一举拍案,姚子晋无可奈何,只得应下。

    但,他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姚子晋一脸莫名,难不成真的只是将这个差事交给他不成?

    众人满心疑惑,下朝的速度都有些慢了,一个个面面相觑地往外走,礼部尚书等人也是心下不解,却突然又发现了一件事。

    冯九卿虽然抓起了齐尚的手,但却和齐璞瑜一样,都没有急着离开。

    眼见着人就要都离开行政殿了,冯宇慢慢摇头,正想着莫非是这两人准备在难民身上动手脚的时候,冯九卿突然开口。

    “哦,对了,哀家还忘了一件事,”狡黠一笑,转眄**,冯九卿大声道,“鉴于国库紧张,户部已拨下银子,这京城里安置难民的事情便不宜再放血,因此安置京城内外难民,就要靠姚大人募捐了,这也算是一桩功德,恭喜大人了。”

    语毕,冯九卿带着齐尚,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行政殿。

    齐璞瑜笑了笑,也随之跟上。冯宇与礼部尚书等人走得较慢,将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只愣了片刻,便噗嗤一声笑出来。

    姚子晋脸色大变,急得大吼,“且慢,皇上、太后!且慢啊!”

    “唉,何必‘且慢’呢,”冯宇最喜对姚子晋落井下石,此刻更是当仁不让,即刻朗声对周围道:“诸位同僚,姚大人要将养难民,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啊!诸位同僚定要将此好事宣扬出去,好给咱们的姚大人长长脸,以雪内务府的前耻不是?”

    礼部尚书咧嘴一笑,“冯大人说得极是!董大人,姚大人可是替你户部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你不得好好谢谢他?嗯?”

    户部尚书笑逐颜开,“是矣是矣,姚大人,老夫这厢,替天下万民感谢姚大人了!”

    “哈哈哈……”

    霎时间,公卿文武,行政殿内外,笑声一片,恭贺之声不绝于耳,冯宇等人大为畅快地走出皇宫,速度极快地将此事传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