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皇者当疑



    先前几日,她才同邢子濯见过面。

    齐璞瑜入宫,朝堂对证,她却不小心将证据弄丢了,而转眼,冯宇又守在宫道之上,守株待兔。

    冯九卿想通次节,再看那往前离开的一大一小,脸色忽地白了起来。

    难道,齐尚是在怀疑他故意丢了证据,以为她担心姚家倒台后,接下来就是对付冯家,以为她故意为了冯家长远打量,所以才见春云推出去抵罪!?

    这个想法几乎是突然之间生出来的,可纵观这段时间,自己和冯九玉为了得到玉玺,的确与冯家越见密切!

    而这件事,齐璞瑜是有所觉,所以他和冯九玉砸御花园谈话,他才自觉远离。

    自己想拿着玉玺,而齐璞瑜和齐尚,也想拿玉玺。玉玺,意味着名正言顺,意味着皇室真正掌权!至少,在这一件事情上,他们是……敌人。

    想到此处,冯九卿的脸色又变得阴沉起来。

    合作一但失了信任,就极容易产生龃龉,被撕开的裂缝也许只有拇指大小,可随着人心揣度、身不由己,这裂口便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忌惮、害怕。

    糟了,她不应该留在这里的。

    看着面前的冯宇,冯九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冯大人,你找哀家到底有何要事,直言无妨,哀家还要回宫。”

    “急什么?为父好不容易同你说说话,你就是这个态度?”冯宇极不喜欢她这说话的口气,即便冯九卿已经成了太后,但皇帝如此弱小,在他眼中,这个太后的分量,终究不过算是一个工具罢了。

    若是别的时候,冯九卿或许还会与他虚与委蛇,但今日此时,冯九卿却心神发紧,不想在此耽搁。

    她沉了沉脸,拿出了太后的威仪,“冯大人可知道这是皇宫?”

    冯宇皱眉,眼中划过一丝怒气,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隐了下去,沉声道:“这里是皇宫,你是太后,我当然知道。为父是来问你,昨日朝堂之上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罢了,”冯九卿不愿明言,“大人好好安享晚年,何必管那么多?”

    “吾乃朝中重臣!自然要管!”冯宇不满道:“太后要同摄政王联手,我没有意见,但别忘了,母家才是太后最大的支柱,太后最近做事未免太过一意孤行,母家几次关怀,你竟半点不答复,怎么,翅膀硬了,想飞了不成!”

    冯九卿沉默片刻,突然问道:“大人,您今年也快七十了吧?下个月可就是你的生辰?”

    冯宇一怔,“是又如何?”

    冯九卿沉沉地看着他,忽然说了一句极其大逆不道的话,“大人,女儿自然希望您能长命百岁,可也请您不要忘了,即便如此,这皇位之上坐着的人,仍旧姓‘齐’。您认为,还能有第二个姓吗?”

    “放肆!”冯宇大惊失色,慌里慌张地看看左右,脸都绿了,压低声音道:“你在胡说什么!不要命了!”

    “不能是吗?”冯九卿叹口气,“既然不能,何不安享晚年,争来争去,到底争得什么?您和女儿同心协力,但又能保护冯家多久?父亲,您想过吗?”

    冯宇愣住了。

    冯九卿摇摇头,迈开步子从他身边慢慢走过,声音骤放低,“父亲,您想让玉儿做的事,女儿不会阻拦,女儿会力保冯家。但请您想想,皇帝总会长大的,自上古至如今,外戚干政,哪一个有好结果,您,能做的比先人好吗?”

    他们手中除了玉玺,还有什么?无兵、无臣,若是有一天齐尚长大,寻了个由头,将冯家一家除去,他们手中的玉玺,还是只能交给上面。

    而且,还要落个满门抄斩的弄臣之名。

    冯九卿将话掰开了说,若是冯宇权迷心窍到现在还想不明白,而她……就只能像廖晴儿一样,对父母大不孝了。

    仪仗缓缓远去,冯宇在宫道之上,神色晦暗地静站了良久,抬头看着两旁禁军,最终,振袖而去。

    冯九卿再入紫宸殿,遣退左右,慢慢坐到了凤位之上,一脸疲色,沉沉地叹了口气。好像方才与冯宇的交谈让她心神皆为之难受,齐尚疑惑地问道:“母后,您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