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山匪劫镖
姚府这两年的作为,本就不得人心,如今又闹出这么一场可笑的闹剧,早就让人看不下去了。
京中贵族,最终脸面,这姚家人算是早将脸面丢光了,若不是握着其中一些人的把柄,如何能够支持到现在?
冯九卿一盆狗血泼上去,仿佛开启了另类发泄不满的方式,从今日起,姚府便开始了永无宁日的日子。
冯九卿在慈荣殿中好整以暇,去了紫宸殿,又见到拿着折子笑得直不起腰的齐尚,都快喘不上气了一般。
“笑什么呢?”冯九卿看着那小山一样高耸的奏折,心中暗暗叫苦,这批阅奏折的事情果然还是该交给齐璞瑜,太需要耐心了。
齐尚咯咯笑着,“母后,顺天衙门接到姚家的报案,说是有人日夜在他们后门上撒尿,让人查呢。”
“什么?”冯九卿噗嗤一笑,将折子拿起来细看,笑得合不拢嘴,“姚家这么倒霉了现在?我看看,咦?还有人往院子里扔石头?”
她也就泼了一盆狗血,其它人倒是挺会来事!
冯九卿笑得不能自已,“顺天衙门的赵大人倒是有趣,这样的事细细报上来是应该的,但却没说有没有抓到人,莫非是有意纵容不成?”
齐尚摇头,“不是哦,母后,赵大人派人查了的,但好像是因为人太多,只抓了几个捅了墙砖和扔蜜蜂的,以儆效尤罢了。”
虽然这个以儆效尤的作用依旧上不得台面。
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这两日姚子晋上朝时候那黑成锅底的脸,心情便大好,冯九卿拿着折子,批阅了几件要紧事,忽然想起来问:“今日是第八日,若是顺利,这两日摄政王岂不正要回来了?”
齐尚抱着下巴,口中咬着笔杆,思忖道:“应该是这两日了,如果快马加鞭,又没有人阻拦的话。”
若是有人阻拦,中间慢上一两日也是正常。
轻快的情绪无声远去,冯九卿渐渐平静下来,看着面前的奏折,若无其事地随口问道:“这两日帝师可有说过什么?”
齐尚抬了抬头,讪笑道:“先生说朕上次冲动出宫,险些酿成大祸,这两日让朕细看《唐书》,再过几日还要作文章,留着给齐叔伯看呢。”
“嗯,”这也是应该的,冯九卿顿了顿,又问,“薛放可有派人传来消息?”
“母后,”齐尚眨眼,“齐叔伯要是进宫了,一定是第一个去找母后的。”
笔触一顿,冯九卿倏地失神,想起了上次齐璞瑜出征回朝特地进宫来寻她,又清晨在出皇城装成刚到的样子,手上的笔许久未动,慢慢滴下一大滴红墨。
“母后……母后?”齐尚大声叫她。
冯九卿恍然回神,一本正色地端正了姿态,淡淡说道:“他若是回来,自要将手中的话证据送进宫来,我没担心他。”
齐尚眨眼,“可是,尚儿也没问母后但不担心齐叔伯啊。”
又逢尴尬,冯九卿脸颊微红,故作冷静地睨了笑嘻嘻的齐尚一眼,沉声道:“奏折批完了?留这么多是准备让你齐叔伯回来熬夜?”
齐尚吐吐舌头,“知道啦,母后。”
姚家被人变着法儿的祸害,就连出个门都要小心翼翼,送米粮菜肉的贩子都不敢靠得太近,唯恐被殃及池鱼,几日没个安生。
姚子晋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众怒难犯”,但他的确不愧是在官场上纵横多年的老家伙,反应也极快。
他先是让人将那出言不逊反被重伤的小厮推到了廖府门口,跪在门口哀嚎求饶,来了个软招。最后又让人抓住一个扔石头的年轻人,拖到街上暴打一顿,将人打得头破血流,加上个硬招。
如此软硬兼施,敢在姚府找麻烦的人立时少了大半。
廖晴儿和冯九玉不想误了发丧,便直接让人将那小厮驾走,若不走,半点面子不留,直接让人卸了他的双手。
这点苦肉计,他们懒得看,小厮吓得面无血色,竟撑着天黑,也不敢回姚府,竟自己跑了!
好在事情已经平息,发丧之日也一切顺利,姚子晋本想趁着发丧上去试探廖晴儿一番,但如今被那小厮不知轻重的搅和,加之禁军、百姓站满长街,只要作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