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诸事不顺



    人不能白死,既然死了,就要让他们死得有价值。

    冯九卿足够理智,也足够冷静,冷静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残酷无情,就像面前的齐璞瑜。

    他同冯九卿对视片刻,不约而同地冷下了眉眼,彼此心知肚明,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舍弃的又是什么。

    多余的慈悲心,从来不在他们的考量之内,伤怀片刻,亦足够了。

    齐璞瑜将手中的白玉拿了出来,将大理寺卿的话复述了一遍,回忆其与之死前的对话,再无之前的失落和茫然,只有一片平静,犹如死湖。

    冯九卿推开他,边听边将地面的药盒给拾了起来,用眼神示意齐璞瑜坐下,又道:“廖大人此举未免太过奇怪,难道只是为了陷你于不义?他应当不是这么偏执之人。”

    “他在隐藏什么。”齐璞瑜下了定论。

    “比如,他为什么会和姚家走到一起的理由。”冯九卿将药盒打开,放在他的面前,笃定道:“这个理由居然强大到必须用死亡来遮掩,可他为什么要掩藏这个秘密?”

    齐璞瑜挑眉,不解地看着她,“这是什么?”

    “药,”冯九卿瞥了他一眼,伸手指指脸颊,“堂堂东华摄政王,顶着巴掌脸在宫中横行霸道,不觉得很难看吗?”

    “不必了,”齐璞瑜动了动右臂,左手仍摩挲着白玉,将话题迁回了原处。

    “廖家夫妇宁死也要掩藏这个秘密,他们并不畏死,何况还是自缢,死状痛苦万分……我想或许,是为了保护一个人。”

    廖晴儿。

    他们已经许诺了放过他们,廖家夫妇却还是选择死亡,只能说明,他们认为这个允诺毫无作用,即便有廖晴儿的担保,所以他们宁愿将这个秘密带进地底。

    不为了自己,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廖晴儿一人。

    “廖晴儿可能知道什么吗?”冯九卿拿起了药盒,放在手中把玩,若有所思。

    齐璞瑜失笑,“她若知道什么,也不会由着双亲赴死了。”

    冯九卿挑眉,眸中满是深意,“那么你呢?这块白玉,你要交给谁去取证据?耀阳离京城只有七日的功夫,若是廖家夫妇的死讯传开,此人会将罪证公开,你可以选择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哈,哪有那么容易。”

    今日死,明日消息就将传开,停灵、哭灵七日,必得发丧,齐璞瑜掐指一算,大理寺卿行事谨慎,生前必定留下万全准备,他的死一定会有人用最快的方式通知那学生,不由皱眉。

    “廖府的事情注定瞒不住,此人是大理寺卿的学生,他若是上京来祭拜,迫在眉睫,姚家一定会不顾一切,学生、远亲,只怕是从廖府门前经过的过路人都要被抓过去审问一番,到时候岂不抓个正着?”

    虽然听起来可能太倾向于巧合,但不知是不是老和尚那句话蒙得太对,而他们这两日的确诸事不顺,两人竟不约而同地有些迷信起来。

    万一此人就是这么蠢笨,专要带着证据往南墙撞呢?

    两人微妙地对视一眼,齐璞瑜轻咳一声道:“我看,还是我亲自带人走一趟,若是此人闻讯上路,中间遇到山贼流寇什么的,毕竟诸事不顺……”

    “乌鸦嘴,呸呸呸!”冯九卿瞪他。

    齐璞瑜讪笑,“我出宫便动身,快马加鞭,来回最多八日,速战速决,免得姚家人跟踪,明日上朝你便说我生病告假便是。”

    为求万全,也只能如此了。

    冯九卿叹口气,齐璞瑜不欲耽搁时间,便要起身告辞,不想冯九卿却突然站了起来。

    “此去一路,未必平安,姚家人或许追不到你,却能守株待兔。”

    她拿起药盒,剜出一点白药膏,不着痕迹地迟疑一瞬,还是轻轻抹在了齐璞瑜的脸上,一本正经道:“你回京城时,我会派人在城外接应,但京城之外的路却未必平安,你自己小心。”

    药膏清凉,霎时便缓解了脸上火辣辣的疼痛,柔 软的指腹在脸上游移不去,齐璞瑜默了默,忽地伸手,一把将人捞到腿上。

    冯九卿眼疾手快地抵住他的肩膀,咬牙道:“你是觉得一个巴掌不够,还想再来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