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跟着姚家
不是风筝,是风筝线。
那甚至根本看不清楚的风筝线?!
哗然一声,不可思议的目光纷纷射向了齐璞瑜,就连柳长青都有些犹豫,礼部尚书更是激动,直接站了起来,“王爷,这,风筝线未免太细了吧?若是都没有射中,却要如何评比高下?”
齐璞瑜不以为然道:“这风筝线看似纤细不可观,但其实风筝一旦上了天,便并无多大变动,反比那飞鸟落石等物更容易射中,尚书大人何必心急?”
礼部尚书不通箭术,粗略一听,竟觉得颇有道理,又坐了回去。
柳长青苦笑摇头,这话也就能糊弄一下礼部尚书了,其实细想便知,那风筝线飞在高空,且又是迎着阳光,想要看清楚都艰难,更何况轻易射中?
齐璞瑜由着下面人争论,却是纹风不动,一味地看好戏,见一连十人都无射中者,也不着恼,稳如泰山不过如此。
“轮到柳长青上场了,”冯九卿眯了下眼睛,看着那根本无法看清的风筝线,摇了摇头,瞥着齐璞瑜道,“用风筝线来当道具,王爷果真是有想法之人。”
“过奖,”齐璞瑜好整以暇,右手撑着下巴,微微一笑,“本王只是尽力而为罢了。”
尽力而为给人下绊子,倒也算是用心良苦,冯九卿在心中腹诽,看向场中。但见柳长青一箭瞬发,奈何那风筝线随风而动,最后竟与长箭擦肩而过。
“哎呀,好可惜!”小皇帝忍不住拍腿,“齐叔伯,你想得这个注意太难成了,怕是没有人中咧。”
就是,冯九卿在心头连连点头,可就在这时,却见柳长青再次搭弓,将箭身微抬,呼啸一箭,竟正中了风筝线与风筝接触的地方!
“好!”薛放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
众人哗然,震惊地看着柳长青,“中了,竟然真的中了!好生厉害,这怕不是与九玉侍卫有得一拼了吧?”
冯九卿看了眼齐璞瑜,见齐璞瑜虽然没说什么,但眼中却闪过了欣赏,可见他对柳长青也颇为满意。
柳长青之后,渐又两人射中了风筝线,一者废了五支长箭,一者则全靠运气,那风筝刚好在书上勾了一下,虽有些投机取巧,有人不服,但齐璞瑜还是给了他三名。
其余人等,一下午便是追着那风筝跑,倒是见风筝打结,闹出不少笑话来,渐渐的,经各自抱成了团。
傍晚时分,齐璞瑜向着小皇帝请了旨,起身道:“今日胜者,各赐百金,圣上有旨,御赐广寒弓一品。明日再行比试,入远场蹴鞠,诸位可曾准备好了?”
在观礼台前方数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极大的蹴鞠场所,蹴鞠的筹备早就下发,却也是各族公子俊杰自发结成,训练了不知一个多月。
蹴鞠,本就是为了排兵布阵而训练,冯九卿心中警觉,抬头看向齐璞瑜,那神色不明的人站在晚霞之下,嘴角含笑。
他,实在选拔武将?
冯九卿不动声色地等到了第二日,直到见到了蹴鞠场上的对抗,才慢慢肯定下来,齐璞瑜就是在选拔武将。这个时候选拔武将,虽只是不可急用的后生,但多半是为了“战”做准备。
是为了防备边关?还是因为京城之中?
冯九卿此刻不明,但那蹴鞠场上的人,却是今后他们扭转败局的胜利之师,然此是后事,暂且不提。
当下,冯九卿只看到了那场中对抗的人中,竟是赵子明最为拔萃,他虽然跋扈,但身边的的人却都极听他的话,合作无间,十分默契,开场不久便将对方压得喘不过气来。
齐璞瑜轻笑一声,慢慢拿起了茶杯,似乎并不意外。
余下三四日,却都是在这样的蹴鞠中度过,因着几场下来众人颇耗费力气,所以中间时不时便有放松之时。纵然是观礼台的人,看久了热闹,也想着清净。
及至蹴鞠结束,入林狩猎开始,这春猎的时间才平平安安地走向了倒数。
但那日,东华太后却称病在宫,不曾出门,高台之上,只有齐璞瑜与小皇帝坐着,御林军牵来了飞禽走兽共三十三只,就在众人眼下放生,群马嘶鸣,鸟兽顿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