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人找到了



    姚家从那日起,果真开始了蛰伏。

    朝堂上,姚国相不再轻易争权斗,内宫中,姚太妃也不再冲撞冯九卿,然而满朝文武的眼睛还是带着异样看着他们。

    姚派人马的分界越来越明显,就连上下朝都没有人愿意跟他们走在一路,姚国相的威信大大下降,朝堂上相反的有了难得的和睦与平静。

    但平静总是短暂的,尤其是姚家在损失了五千万两白银,而其他人又明显不想与姚派人物“同流合污”,姚国相担心姚家从此没落,又有了动作。

    三个月后,冬雪降临。

    才过了八岁生辰的小皇帝,像春日竹笋一样拔尖地往上走,拿着齐璞瑜从战场上带给他的南泽长弓,第一次学了骑射,虽然脱了靶,但小皇帝却笑得极开心。

    “母后你看!”小皇帝骑着一匹小白马靠近官商的月台,将弓箭高高举起,“我射出去了,我终于把那支箭射出去了!这南泽的弓箭太重了。”

    冯九卿穿着雪青色的冬袄,孔雀线在裙据边缘散开尾巴,好似孔雀开屏一样瑰丽漂亮,上身穿着对襟,一排整齐小巧的绯色双福扣并拢,雀金呢做的披风,滚着一段雪白狐狸毛。

    整个人就像被柔 软的皮毛捧着,衬得脸蛋越发清秀可人。

    她放下手里的汤婆子,微微一笑,声音有些嘶哑。

    “行了,也跑得累了,快上来坐坐,陪母后说说话,瞧你这一头的汗。”

    说着她又回头,看了眼魏嬷嬷,“不是叫华裳去把昨日上贡的那件象牙白的夹袄拿过来吗?怎么现在还没到?”

    魏嬷嬷往后看了一眼,“哎哟,是有点久,春云,你去前边看看,昨儿路上积了雪,别是绊着了。”

    “没事母后,朕不冷,”小皇帝利落下马,几步跑上高台,就跟鹌鹑似的缩紧冯九卿张开的披风里。

    “嘿嘿,就是风有点凉。”

    “那还不是冷?”

    冯九卿哭笑不得,用披风将小皇帝裹得更紧,把汤婆子往他手里一塞。

    “来,暖暖手。母后方才看那弓箭着实冷硬,你这力气倒是大,才三个月就拉开了。”

    小皇帝不服,“朕本来可以一个月就拉开的,都是他们,说怕伤着手了,磨磨唧唧的。”

    “那是为了皇上好,幼子手嫩,倘或被弓弦伤了手、留了疤,或是动了筋脉,日后莫说是拉弓,就是吃饭也成了问题。”

    伴随着清冷声音出现的,是齐璞瑜穿着厚重狐裘的是高大身影,那狐裘上挂着两只香囊,戴青长袖扎了棉絮紧紧贴着身体,却还是能感觉到那紧绷的肌肉。

    不知是不是因为冬雪霜白刺眼的缘故,冯九卿总觉得他的脸都白了几分。

    “你这几日不是都在紫宸殿待着?今儿怎么有空过来?”冯九卿打量他嘴角的笑意。

    “怎么?刘向又给户部进账了?”

    刘向、薛世的确是查案断案的一把好手,而且跟随齐璞瑜多年,合作无间,三个月里连查了好几个贪官,抄了不少府门,户部尚书据说睡觉都笑醒过。

    齐璞瑜哑然失笑,“小太后未免把东华朝臣想得太过腐朽,而今朝局稳定无人闹事,钦天监还说明年又是一场丰年,本王就不能笑一笑?”

    说到“笑一笑”时,他正好走到了小皇帝身边,挑了挑眉,单手抓住肩上的狐裘一扯,直接将狐裘扔在了小皇帝脸上。

    “穿这个,冬日若得了风寒,开年春猎,本王可就不带皇上了。”

    小皇帝咯咯笑开,两手扒拉着将狐裘裹在身上,看了眼齐璞瑜里面的那套干练爽快的衣服,张大了嘴巴。

    “这衣服真好看,齐叔伯,给我也做一套吧?”

    冯九卿哭笑不得地敲了下他的小脑袋瓜,“行了,你齐叔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会来见皇上和哀家,十之八 九是有事商量,先听他怎么说。”

    齐璞瑜挑眉,“很明显吗?”

    冯九卿不置可否。

    齐璞瑜随手拉来一个坐垫,道:“本王的确有一件要事,人找到了。”

    小皇帝没听明白,冯九卿却很快反应了过来,吃惊道:“你是说那个消失了三个月,给姚、咳,给叛国贼通风报信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