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请圣上裁夺



    冯九卿在宫中憋屈了这么久,总算有一件快活事值得说道,连带着看齐璞瑜都顺眼了许多。

    “罗华公此去只怕不顺,积怨在心,回到南泽对我东华未必就是一件好事,王爷可已想好对策?”

    齐璞瑜起身,朱笔御批搁在桌上,手里拿着一折灰色的奏章,走向了小皇帝,然后说:“此事,还请圣上裁夺。”

    小皇帝愣了,冯九卿也愣了。

    自齐璞瑜成为摄政王,镇压反叛,拨乱反正,威慑众人开始,被小太监累积的、抬到紫宸殿的奏折,无一不是经过他的手,一次次的修改,一道道的下发。

    他会教小皇帝批改奏折,却是拿着自己改过的奏折对他说。

    “此折错字有二,若是你,务须慎重”,或是说“此议过于片面,主事双方各有一词,未见证据,不可轻判”。

    他会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谁可以信任,谁应该远离,却从不会拿着折子走到小皇帝面前,带着询问,请求裁夺。

    冯九卿目光闪动,她是垂帘听政的太后,辅助皇帝决断,小皇帝的所有决策想法,她都有资格过问,但这一次,她却没有动。

    她将目光放在了小皇帝身上,淡淡道:“皇上,这件事,你自己决定。”

    小皇帝局促地看着他们,“齐叔伯,母后……”

    “尚儿,”齐璞瑜将奏折放在他的手中,目光微沉。

    “先看奏折,看完了,再告诉我们,此事可行,或是不可行。”

    小皇帝看看齐璞瑜,又看看冯九卿,惊奇而慌乱的发现他们的神情竟有些许相似,慎重而期待,他们都在等着他做决定。

    冯九卿目光清明地看着小皇帝伸出手,慢慢翻开了奏折,那张小脸上依旧戴着习惯的迷惑,就像对突如其来的看重觉得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应对。

    但随着小皇帝将奏折看的次数越来越多,他脸上的迷茫则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惊讶和担忧。

    “母后,这是……兵?”

    培养一个皇帝,浅说文武,深说六艺兵法不觉,这帝师三傅,每一个都是齐璞瑜精心挑选,都是有真材实料之人。

    即便只有七岁,若是小皇帝用心跟着他们学,便一定明白这道奏折的意思。

    而齐璞瑜没有失望,看着小皇帝震惊的眼睛,齐璞瑜甚至笑了出来,却拱手道:“此事或可行,只是有其危险和变数,皇上若是点头,齐叔伯则尽全力为你拼,但若你觉得时机不到,我们还可以再等。”

    冯九卿挑眉,不动声色地藏起眼中的玩味。

    别人不知道,她却明白得很,今次的时机最是难得,若要动,非此时不可。

    齐璞瑜故作此言,无非就是为了试探这小皇帝有没有在韬光养晦。

    巧合一次已是多了,接连不断的巧合,则多少会引人注意。

    从小皇帝落水,他们便已经有了怀疑,或许小皇帝只是想陷姚家于不义,但就算如此,这份心机与狠辣,对一个孩童来说,也的确可以称得上可怕了。

    而冯九卿绝不相信,单凭一个孩子,就能做到这么多。

    所以,他也很好奇,这孩子究竟是神童,还是莽子。

    许久,小皇帝忽地偏了下头,“齐叔伯,尚儿不懂。”

    齐璞瑜目光一凝,“你不懂?”

    小皇帝抿着嘴唇,委屈巴巴地掰着手指,手中的奏折也啪嗒一声落在了地上。

    “母后,尚儿饿了,想吃东西。”

    紫宸殿再次恢复了静谧,齐璞瑜的脸色寸寸变冷,纤长的睫毛在眼睑之下透去一片阴影,好像凝结了所有黑暗,小皇帝的手忽然有些发抖,在皇位上颤了起来。

    齐璞瑜生气了。

    冯九卿心下一惊,眼疾手快地上前,将掉落的奏折捡了起来,瘦弱的身体挡在了两人中间,将小皇帝一把抱住,轻笑道:“皇上说得也是,时候不早了,王爷辛苦一日,也该休息去了。”

    说着,她抱着被吓到的小皇帝助转身就走,手臂却被一把拉住,将两个人定在原地。

    冯九卿抿紧嘴角,伸手按住小皇帝的后脑勺,轻声道:“王爷,皇上才七岁,七岁,你指望他想清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