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罗华公恶意



    时间转瞬即逝,南泽使臣入宫在即,朝中上下无不严阵以待。

    冯九卿暗自庆幸,南泽来者不善,但她却是第一个到来的使臣,应付了这一个,后面的便也简单多了。

    “使者入朝!”尖锐的嗓音划开了行政殿的宁静。

    小皇帝两只脚垂在龙椅外,扒着金龙扶手回头看向身后的垂帘。

    冯九卿年轻而镇定的脸在垂帘之后若隐若现,小皇帝看见她抬手无声拍了下手掌,顿时笑开了花。

    他们约定过了,这个动作的意思是:放心,母后会帮你。

    齐璞瑜默不作声地扫了眼垂帘,嘴角牵出一个若有似无的弧度,笑意盎然。

    正此时,南泽使臣已经到了殿外。

    入宫觐见者共有三人,领头者是个年近三十的男子,方脸宽额,浓眉大眼,长相端正,甚至还有几分老实,全然不像传言中那种好 色滥赌的纨绔子弟。

    他穿着南泽燕雀短襟衣袍,头上绑着四色画辫,手中捧着祝寿国书,两边跟着年轻侍从,却都是貌美女子,手中也拿着两封折子,想来就是礼单。

    罗华公目光炯炯,眼中随时都冒着精 光,但视线却不受控制地左右扫视。

    以至于这抹精 光看起来都有些猥琐,将那本有的几分老实巴交都给压了下去。

    将至阶前,罗华公放肆地抬头看着小皇帝,似笑非笑地俯身行礼。

    “使臣罗华公,代南泽而来,见过东华皇上、摄政王,东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眼神一变,小皇帝懵懂地看着下方的使臣,端坐着抬了下手。

    “平身吧。”

    罗华公的腰并没有怎么弯,自然也就不存在平身与否,他扫视着小皇帝,不知在想些什么,目光转而又看向了他身后的珠帘。

    “想必珠帘之后便是太后娘娘了吧?罗某代国君而来,恭贺太后生辰大喜!福泽千秋!”

    冯九卿目光晦涩,珠帘后的表情并不清晰,清冷的声音却传遍了大殿。

    “使者一路辛苦,南泽与我东华毗邻邦交,哀家能得南泽之祝,吾心甚慰。”

    姚国相施施然上前,看好戏似的轻笑道:“使者大人来东华之前,不知可学过东华礼仪,这山呼万岁之前,出了皇上,可不能再加其它人啊。”

    “啊?”罗华公哎呀一声,戏谑道:“罗华公失礼,让诸位大人见笑了,都怪在下初来东华,还以为在朝廷上坐着的就是……呵呵。”

    皇帝坐龙椅,摄政王则赐座,此一贯是东华旧例。

    罗华公一上来便言辞失礼,无外乎就是想挑拨内乱,当下,行政殿内的气氛顿时沉了下来。

    嚣张。

    冯九卿目光沉了沉,透过珠帘扫了眼齐璞瑜,他倒是老神在在,半点不惧,似乎还受领得理所应该当?

    冯九卿冷哼一声,他不说话,那就自己说!

    “南泽使者既是初来东华,纵有不知情之处也是情有可原,不过……”

    冯九卿在珠帘内站了起来,公卿随即低了头,不再去关注那小皇帝,罗华公不以为意地看向珠帘,脸上隐隐有着一丝不屑。

    十六岁当朝垂帘听政的太后,不过是冯家的傀儡,此事他们已经调查清楚,根本不足为惧,是以也不怎么将人放在心上。

    齐璞瑜没有错过这厮的轻蔑眼神,嘴角一勾,看向了珠帘之内。

    冯九卿神色不动,泰然自若,缓缓接道:“我东华开明大度,自然不会计较此无心之失,但南泽出使外朝,总也该多学学东道国的礼仪,免得人家再说南华之人皆是不识礼数、慢怠他国之属,叫人笑话,可就不好了。”

    到底是年轻姑娘,就是这么沉不住气,牙尖嘴利。

    初一试探,罗华公挑了下眉头,却没有再继续挑衅,反是伏低做小地讪笑。

    “太后娘娘说得极是,不过罗华公也是因为罗华公见到新帝过于激动的缘故,还望太后娘娘见谅。”

    冯九卿笑了一下,却对齐璞瑜道:“摄政王,既然南泽使臣对能入我东华宫廷如此兴奋,我东华自然不能失了礼数,当尽心以待,恪尽东道国礼仪,善待使臣,是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