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滑天下之大稽



    绝壁山。

    几只雄鹰在天空中盘旋,发出嘶鸣。云层浮动,遮住了晨光。

    薄嘉懿走出草庐,站在峭壁凸出的一块平地之上,俯视着万丈崖底,荀璎站在他的身后,低声说:“皇上,是该出山的时候了吧?”

    薄嘉懿伸个懒腰,懒洋洋地说:“在山中待久了,喜爱这山野间的静谧,以天为盖地为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朝野间的尔虞我诈、兄弟相残。”

    “可是皇上的眼睛不是这样说的。”荀璎抚着长髯,微微一笑:“皇上的眼中尽是雄才大略、壮志雄心。”

    “好吧,这都被你看出来了。”薄嘉懿笑笑:“不过若朕老了,定然带皇后寻一处郊外炊烟,远离朝堂中的纷扰,过这世外仙源般的生活。”

    恰在这时,一只灰鹞如闪电般俯冲而下,落在薄嘉懿的胳膊上。

    薄嘉懿立刻解开它脚腕上的竹签子筒,快速浏览其上的信息。随后,他立刻抬头,斗志昂扬地对荀璎说:“荀璎,你我即刻出山,朝中的局已经布好了!”

    骊山皇陵中的衣冠冢已建造完成,就等新君登基,主持奠念仪式,将黄金铠甲安葬进入陵墓。

    朝堂中,党争已经到达了白热化的阶段。两方势力对峙朝堂,势如水火。

    长孙氏推举出了薄氏的远房支脉襄阳侯薄嘉清。襄阳侯远居边境,几乎从未涉足过京都,长孙氏的目的可见一斑,就是要推荐一位傀儡皇帝,实际掌权者是容太后。

    嘉靖王手握虎身龙头令,自然成为了称帝的最佳人选。况且清太后一族在朝中本就势力雄厚、根基颇深。嘉靖王在朝中又颇有威信,夺帝的胜利指数很大。

    大明长公主作为皇族最年长、最具威信的成员,暂时主持朝局。她聪明睿智,自然明白这场夺帝之争对魏朝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虽然不断有人在她耳边进言,她却迟迟没有透出皇室最具说服力的一票。

    这一日,朝战之争又开始了,朝臣们都卯足了劲儿,明白今日一过,魏朝就要变天了。

    大明长公主以垂垂老矣之身在朝堂上主持,两方势力在下唇枪舌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场唇舌之战从天明持续到了天之将暮。

    襄阳侯与嘉靖王皆立于朝堂下,任凭对方人马舌灿莲花,却一言不发。

    眼看群臣僵持不下,大明长公主灵机一动,忽然开口说:“你们说得我这老婆子都头昏脑涨了。不如这样吧,把皇后请上来,传国玉玺不是在她手上吗?任凭你们说破天,她不愿意把传国玉玺交出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大明长公主最是聪明绝顶了。她明白若是决定了谁为帝王,此后一世长安、百姓安居定然无事,若是此后民不聊生、连年征战,她反倒成了千古罪人。

    因此,她将这个烫手山芋抛到了阮芷菡手中。

    众臣纷纷赞同,立刻遣人去请阮芷菡。

    许久之后,阮芷菡才在众人殷殷期待的目光中姗姗来迟。只见她一身素白,满头乌发仅用一条白练绾住,素颜上脂粉未施,素白,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众臣都震撼于她出众的美貌,然而,更令人惊讶地是,在她的怀中抱着刚刚一周岁的长皇子。

    长皇子似乎从未见过这么多人,一双黑葡萄似的小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好奇的不亦乐乎。

    大明长公主看到她抱着长皇子,心中顿时明白了她的用意。

    容太后心急,不及阮芷菡弯腰行礼,就呵斥出声:“皇后,你抱长皇子来朝堂上干什么?他那么小,若是受到惊吓该如何是好?”

    阮芷菡不卑不亢,抬头望向容太后,冷声说:“臣妾听说,长公主殿下将臣妾召来,就是为了商议一下选新帝之事。”一边说,她一边从袖中取出装着传国玉玺的匣子,冷静地说:“这里面装得就是传国玉玺。”

    众人立刻如饿狼般盯着她手中的匣子,狠不得扑上来夺去。

    阮芷菡接着说:“皇上出征时,将传国玉玺交给臣妾,嘱咐臣妾要妥善保管,传国玉玺至关重要,要用其做对百姓有益之事。说若出意外,臣妾必当以性命保全传国玉玺的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