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大劫尚未平息



  帝尧站在屋檐下,双手负在背后,静静地注视着前方开阔的空地。

  明晃晃的阳光照得人眼睛发花。

  干涸的土地上有着巨大的裂痕。

  干枯的植物耷拉着。

  人们身材佝偻,眼神疲惫,有气无力地来来往往,嘴唇干裂的儿童无精打采地玩着游戏。

  “扑通!”一个成年人突然像木桩一样倒下。

  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不慌不忙地过去检查他的鼻息。

  然后摇摇头。没救了。

  “帝!”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帝尧转过身。

  温和地开口:“何事?”

  来者是个披着麻布的老者,精神倒还矍铄。

  只是太瘦了,皮肤紧绷,麻布底下露出胸膛上清晰可见的肋骨,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那十只金乌又在闹腾了。”老者平静地说。

  帝尧扭过头,再次看着巨大的裂痕,干枯的植物,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大人和小孩。

  “大劫开始已经四年了。”帝尧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自言自语似地说。

  “那一战,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优秀的勇士。”

  “到现在都没有回复元气。”

  老者接口说:“妖族也死伤惨重。”

  他的语气愤愤地:“只是,为什么那些好妖死掉了,三灵族也受了重创,反而是金乌、四凶族活了下来,还有、凿齿、九婴、大风、封、修蛇……它们都活蹦乱跳地。特别是这十头金乌!”

  帝尧叹息道:“这几年天道失衡,五行当中,火行最盛,正是它们金乌一族获得突破的良机。天下大旱四年,黎民和百姓生活凄苦,可对它们来说,却是修为飞速增长的四年。它们当然活跃!”

  帝尧的目光深邃、悠远,眺望着远方:“圣人盘古消失了,圣人鸿钧也不见了,我祖黄帝在传下轩辕阴符经后也隐居不出,那些大妖无人能制,十头金乌几乎无可匹敌。”

  “除非我亲自出手,还得刚刚晋升第五境的舜从旁辅佐。可我弹压天下,不能轻易亲自出手。”

  老者咧嘴笑了,没剩几颗的黄牙露了出来,“帝,看来你还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

  “大羿已经晋升第五境了。”

  “大羿?”帝尧眼睛一亮,“商丘的那个大羿,他已经第五境了么!”

  帝尧目光炯炯,“刷”地转身看着老者,“什么时候的事?”

  “数月之前。”

  帝尧沉吟一会,道:“既然如此,命大羿前去除掉十头金乌!”

  “是!”

  “那些作乱的大妖……也一并打杀了吧!”

  ……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凿齿、九婴、大风、封、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擒封于桑林。万民皆喜。”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

  也不知是大劫本就该这么发展,还是说旱灾是因那十头金乌而引起。

  总之在大羿射杀了九头金乌,仅剩一只名为陆压的金乌逃脱后,雨水终于降下。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雨水这一降就几乎没有停过。

  一连数年的大规模降雨,整个天下几乎都变成了大泽。

  尤其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们依赖其生存的大河,多次改道,泛滥成灾,淹死了无数人。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作为天下共主的帝尧自然忧心不已。

  他数次委派专员负责治理水患,但是始终效果不佳。

  这一年,帝尧又叫来许多部落族长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

  大部分族长都推举了鲧。

  鲧的祖辈也可追溯到黄帝,从辈分上来说,与舜是同一辈,算是帝尧的侄曾孙辈。

  不过鲧的母亲出自共工氏,而共工氏,众所周知,有着丰富的水利工程经验。

  所以这些族长的推举,并不是盲目的,鲧确实从出身、到个人经验能力,都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当听到族长们推举的人选时,帝尧微微蹙眉。

  平心而论,他并不喜欢鲧这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