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朝阳的心事(6)



    两个人在菊花的院子里,看了半天菊花养的小兔子,又说了好一会儿的体己话,这时,崔夫人身边儿的大丫头过来寻她们回去吃饭,采薇便跟菊花牵着手,又回到了崔夫人居住的院子。

    崔夫人的院子是新修建的,富丽堂皇、华丽繁盛,是整个府里最好的院子。之前府里最好的院子一直给彦姨娘住着,崔夫人只住了一处偏僻漏雨的小院儿,彦姨娘死后,沈县令曾提议让崔夫人去住原来彦姨娘居住的院子,被崔夫人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又哭闹着发作了一通。

    沈县令自知理亏,便讪讪的退出来,随即请了人,将府里最宽敞的戏台子拆了,盖成了现在这座华丽开阔的院子,又将自己这些年攒下的体己一股脑的搬了出来,拼着所有的财力,将这院子狠狠的装饰了一通,直装得如花似锦,奢华绚丽,才哄高兴了崔夫人,请她搬到了这个院子中!

    这个院子比之前彦姨娘住的那个院子不知好上多少倍,崔夫人住进了这儿,才慢慢的痛快起来,对沈知县也不似从前那般不待见了。

    沈知县见夫人对他态度转换,心中很是高兴,从此更加刻意的讨好夫人,以求夫人尽早原谅他,夫妻之间好早日摒弃芥蒂,举案齐眉!

    吃饭时,沈县令居然回来了,采薇心中很是高兴,她正想去找他,和他洽谈一些事宜呢……

    沈府外,几个扮成汉人的辽丹男子在府门口来会晃悠着,眼睛若有似无的瞟着府里的动静。

    自从达鲁管家在梨香院见到那个女子,就下令一定要盯紧她,达鲁管家已经赶回了逍遥山庄,把这个消息飞鸽传书给了萨克努大汗。

    据说,萨克努大汗自从登上汗位,就一直在打听这个女子,若是能到帮大汗把这个女子弄回盛京,他们岂不是立了大功?

    但是,这里毕竟是大晋的国境,她又是沈县令的座上宾,在青县的地盘儿上想把她劫走,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搞不好就会鸡飞蛋打,所以,他们只能等待时机……

    ……*……*……

    大晋国皇宫的御花园

    朝阳公主搀着母后的手,小心的走在人工湖边,一边闲逛着,一边说些体己话。

    从打朝阳遭遇了萨克努的事儿,性子已经改变了许多,再不是从前那般刁蛮任性,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

    这会儿,她正半垂着头,耐心的倾听这母后的训导,无论母后说什么,她都耐心的听着,不顶撞,也不反驳。

    “你既然是以辽丹王妃的身份离开了京城,这次回来就不能再用朝阳公主这个身份了,母后打算将你记到姚德妃的名下,就说是德妃早年生的女儿,因自幼多病,怕难养活,故一直养在宫外,没向世人昭告。反正德妃多年前流过一个孩子,算算年纪跟你差不多,正好可以顶了她。”

    “嗯,女儿全凭母后做主!”朝阳公主垂着头,柔顺的回答。

    女儿这般乖巧柔顺,逆来顺受,又让莫皇后有点儿心疼,她安慰朝阳说:“你放心,虽然记在德妃名下算不得嫡公主了,但将来你的嫁妆和封地,还是按照嫡公主的规格办,绝不会让你在驸马那儿抬不起头。”

    提到嫁人,朝阳的心头一缩,挽着莫皇后的手臂下意识的绷紧,她摇着头,反射似的说:“不,娘,女儿不嫁人,女儿这辈子都不嫁人…。”

    “傻孩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哪有女儿家大了不嫁人的!”

    莫皇后停下脚步,慈爱的摸了摸女儿头上的步摇,说:“母后已经和你哥哥商量过了,你哥哥这些两天也经常到翰林院去,去年皇上开恩科,翰林院进了不少才高八斗的青年才俊,虽说这些才俊多半是寒门之子,但咱们这样的人家,还用在乎驸马的出身吗?只要他人品高洁,又能好好待你,你哥哥定会让他平步青云的!”

    朝阳抬起头,眼眶中已经蓄满了泪水,她再次摇头,坚定的说:“不,母后,女儿不嫁人,绝不嫁人!”

    那些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酸腐的秀才怎么配得上她,母后提到嫁人的一霎那,她的脑海种一下子闪出了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