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关于董卓的认知-第2/3页





    于是第二天清晨,东汉军队的探马向董卓火速报告这一紧急军情。董卓听后认为可以利用这一天赐良机突袭边章、韩遂的部队,杀他个措手不及,彻底消灭敌人。

    董卓立即采取紧急行动,合兵夹击。由于对方军心受到影响,组织不严,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思想和防卫准备,顷刻之间遭受沉重创击,死伤无数。董卓大获全胜;边章、韩遂败走榆中。”

    说完,众人目瞪口呆,心想这他妈也行?不过董卓临危不乱,见机行事,雷厉风行的做派,还真是应了《孙子兵法》中那句经典: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莫小茶恍然大悟,不过他她还是奇怪道:“董卓为什么会进京呢?”

    张远将烟头扔到地上,踩熄之后继续说道:“这要说一说后来的一些细节,恰好我是个三国迷,空闲时间研究过这一段历史,汉灵帝在位时,羌胡内部发生一次大兵变,韩遂杀了其他诸侯,一共集结部队共十余万人围攻陕西,当时太守叛离朝廷归附了韩遂,过了不久,韩遂又联合马腾等人,额,就是马超他爹,这几位大哥合兵进攻中原腹地,声势浩大,势不可挡,甚至攻到了陈仓,严重危及长安和洛阳。

    那个时候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我没记错的话,当时董卓是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并在险战之中大败韩遂、马腾联军。

    董卓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赏,这一下子他算是真正的军阀大佬了,由于不断升迁的董卓势力急速膨胀,东汉朝廷为了遏制董卓权势继续滋长和蔓延,想要一些虚职夺了他的兵权,董卓自然明白朝廷用意,婉言拒绝,不肯就任。

    灵帝病重时,急忙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不过所属部队却要隶属皇甫嵩,然而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对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满,便回奏灵帝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他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以观时变。”

    司马萧哈哈笑道:“皇帝老子也是想得美,是我也不要兵权,要是交了兵权就任人宰割了。”

    张远点头道:“司马兄弟所言有理由,大家想想,董卓后来镇压黄巾军,战功显赫,势力日趋壮大,羽翼日趋丰满,董卓也自恃战功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屯兵河东以后,整个陇西便成了董卓的势力范围,他不仅掌握强大的武装力量,同时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军阀豪强,又是朝廷命官、边陲重臣,谁敢小瞧他?”

    “怪不得,何进那厮说要董卓领军进驻京城时,朝野大臣竭力反对,说这无异于引狼入室。”

    “跟搞笑的是,原本何进想借他的手除掉十常侍,可是董卓才刚走到京城,何进就被十常侍杀掉了,董卓一听何进死了,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这下子可谓如鱼得水啊,进京后为了控制中央政权,就必须掌握洛阳卫戊军队的兵权,董卓毫不犹豫的派心腹大将吕布杀掉执金吾,接收全部京城防卫部队。从此,董卓不仅控制大量常规部队,而且还掌握着洛阳的直属部队,完全具备了左右朝政的军事基础。”

    易轩叹了口气,无奈道:“当时貌似有人提醒过袁绍,说趁着董卓脚跟未稳,先下手为强干掉这个西北的野狼,可是袁绍竟然害怕了,撂摊子就跑路,真是难为了这位联合军的盟主,后面还浩浩汤汤的举兵伐董。”

    张远咧嘴一笑,“别的不说,我们就联合军讨伐董卓来说,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董卓带着天子顺利撤退,还顺手火烧洛阳,而联合军呢?董卓早就料到这群政治投机犯不过是临时组在一起的乌合之众罢了,他们根本不会管天子和汉朝廷的死活,他们真正想要的不过是话语权和自我权而已,说白点,董卓只要以后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他们吆三喝四的,这群诸侯才不会理董卓呢,管他是不是残暴不仁,与诸侯何干?”

    众人默默点头,大家又不是傻子,这种话说一遍基本全能懂,三国演义里面也说了,曹操见诸侯攻下虎牢关后,不思进取,整日歌舞升平,气的浑身牙痒痒,便亲自领兵去追,然后被董卓打的大败而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