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见到
江南繁华锦绣之地是大楚最富饶的地方,可是自掌珠他们出了京,一路南下走来,所见所闻与往日的富饶相差甚远。加上接连的酷暑旱情,吃不起饭的人很多,大街上游荡着的那些乞丐们只增不减。
掌珠也亲眼见过官府里的人大肆驱赶这些乞丐,下手可一点也不轻。
廖楷驾着车和掌珠说:“傅姑娘,你知道为什么王府要起事吗?”
“不甚清楚。”
廖楷又道:“这个时代到了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因为根子早就烂透了。一路的所见不过是九牛一毛,好些弊端是我们无法看见的。官府里的人就算看见了,也会丝毫不作为。以前这一带是多么的富贵,如今您看,哪里还有什么向上的气象?每个人脸上流露出的精神面貌就已经截然不同了。”
因为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所以晋王他们的起事是正义的?!掌珠一时找不到答案。她是谢家女,谢家的祖训是教导子孙们忠义,父亲一生忠义却被人陷害,所以她有时候会怀疑祖训到底对不对?
走了不少的绕路,在第十一天的时候他们的马车才进入了一座宁静的山坳里。
荣王府的人并没有现身临安城,只敢藏身于这样僻静的地方。
“还要多久才能到?”掌珠忍不住问道。
廖楷道:“姑娘放心,顶多再走俩时辰就能到了。”
这么多天都过来了,眼下这点路根本不是什么阻碍。
她看着群山渐渐的往后退,又见夕阳染红了山坡,只求能在天黑前能够赶到目的地,在这样完全陌生的地方摸黑并不是什么高明之举。
又见倦鸟归林,日影西斜。地里的庄稼早已经被太阳给烤干了,地里的那些枯枝只怕有一点火星就能立即点着。
走了一段路,迎面有一位骑着青牛的牧童吹着短笛来了,两方相遇了,牧童高声问了句:“前面是什么人?”
“过路的,借问观音洞怎么走?”
那牧童听说便扭头一指说道:“要翻过这座山,再过一条河就到了。”
廖楷听说便道了谢,按着牧童所指的方向而去。
掌珠留神细看了两眼,却见牛背上的那个小孩子不过六七岁的样子,只着了一条短裤,一件打着补丁的蓝色短褂,梳着两鬏,黑黑瘦瘦的,不过倒透露着一股聪明劲。他吹着不知名的小曲,那笛声悠扬,在山谷里久久的回荡着。
有了指路人,这一路还算顺利。不过等他们到达观音洞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只听得犬吠相闻。廖楷下了马车一一问去,后来在一处庄院前停下了脚步。
“傅姑娘,我们已经到了。”廖楷撩了帘子去请掌珠下车。
掌珠看了一眼,外面黑漆漆的有些辨不清方向,她还是乖乖的下了车。等站定之后才看见了有一扇门开着,廖楷在前面引路,掌珠便跟着过去了。
有人打着灯笼过来了:“是廖楷来了吗?”
廖楷答应着:“是,我奉了二爷的旨意带了傅姑娘来。”
打着灯笼的人说:“里面请。”
掌珠最终也没瞧清打灯笼的那个人到底长什么样。她跟着进入了一间类似于中堂的屋子,刚刚站定,却见一个妇人抱着个婴儿出来了。
“傅妹妹!”
掌珠听着声音熟悉,留神看去,却见是世子妃。数月未见,一时半会儿她还没有反应过来,后来看见了世子妃怀里的孩子,她这才有些激动的走了过去:“娘娘的孩子都这么大呢?”
世子妃见着了掌珠显然比她还要激动:“真的是傅妹妹来了。这是我的女儿,你还没见过吧。”
掌珠正月离开的时候这孩子还在世子妃的肚里,如今已满了百日。掌珠对软乎乎的小婴儿半点抵抗力也没有她忍不住摸了摸孩子肉乎乎的小脸,微笑道:“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托妹妹的福,要不是因为你,我还没她。”世子妃说得情真意切。
世子妃在王府的处境有些艰难,她生个女儿自然比生儿子要顺心得多。看着粉妆玉琢的小姑娘掌珠也替世子妃感到欣慰。
两人略寒暄了几句,掌珠也来不及询问楚元贞在何处,只问王妃在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