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当头棒喝



    时间在渐渐的流逝,而何明远的钱带子却一天天的鼓起来,一个月下来,他不仅提前还清了崔若萱的欠账,手上还多余了二十多贯钱,这下子他也已经算是跻身小资产阶级的人了。

    每天喝个酒,吃个肉,,日子别提多美了,不过这还不够,现在自己已经有了本钱,有了路数,接下来的事就是复制了,重复重复再重复,先干他一年的,到时候再扩大经营。

    “元宝,你今天找人做的拿东西怎么样了?”

    何明远虽然招收了好几个伙计,但没一个人像王元宝一样,这小子别看年纪不大,却极其老道,办事熟练,让他特别放心,实在是个做掌柜的料子,所以生意上的事情只和他一个人商量。

    “我已经让吴木匠去做了,不过他说你做的东西有些怪。”

    “怪不怕,告诉他,一定要做好,钱我不在乎。”

    何明远让木匠做的其实就是当代小吃摊前的桌椅板凳,不为别的,一个字方便。

    唐代的起居,和汉朝类似,仍然是席地而坐,这也是华夏的传统,宽袍大袖,坐而论道,显得端庄,有涵养,有涵养的人是不用做事的,所以在行动上就要更麻烦些。

    而胡人则不同,整日风里来雨里去,纵横大漠,来往于两国之间,紧衣窄袖,倚床而坐,胡靴短刀九环带,所有这些生活习惯都是为了生存而设计的,胡床,胡凳……

    ……

    这几天来,何明远已经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一碗刀削面让他红遍了西市的半边天,现在要做就是扩大规模,他不仅要做午饭,早餐豆浆油条茶叶蛋,晚餐烧烤啤酒小龙虾,啧啧啧啧,顿时他感觉自己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试问这天下,谁能出我之右。’

    但当他和王元宝走到食店时,却发现自己的食店前站着一个老熟人,立刻走上去打招呼。

    “老康!”

    那人穿一身翻领的杂彩胡服,看到何明远,用他那不太标准的唐语说道“何掌柜?你可来了,我等的花都谢了。”

    “叫什么何掌柜,还是老样子,叫我何郎就行,你今天来一定是有事儿吧!”

    却见老康满脸带着歉意的说道“何郎,我有个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何明远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问道“什么事?你直说吧!我听着。”

    “就是……你得再找一个门店了。”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打得何明远措手不及,他原本已经商量好要买下老康的铺子,连十贯大钱的定金都交了,没想到他竟然中途变卦。

    “老康,不带你这么玩人的!我可是把定金都交了的,你怎么能这样?做生意得讲信用,你……”

    老康随即把手上的袋子递给了何明远,说道“实在对不住,这是十一贯钱,你数数?”

    何明远当时就怒了“我他吗的是在乎这一两贯钱吗?你这样的话让我去哪找铺面?你总得给我两天时间缓缓吧?”

    “何郎,咱们就别在这扯皮了,我都说了,铺面现在不是我的,已经被别人买去了,我也没办法。

    --0---0---小--说---00xs.co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

    “你确实没办法!”何明远冷笑着从老康手里拿过了铜币,问道“是谁买的?”

    “这你心里清楚,恐怕不用我说吧?”

    何明远瞄了瞄旁边的张家食店,听到从里面传来了一阵阵笑声,他虽然料到张掌柜一定会有动作,但没想到他来的竟然这么快,这么果断。

    临走时老康小声提醒了他一句“你如今有了钱,何必在这儿吊死?长安水深,一棒子砸下去,不是将相就是王侯,别说你本身就背着事儿,就是没事儿,这里也容不下你,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背后的靠山,你们惹不起。”

    “哼!多谢老兄提醒,我何明远好歹也是将家子,还不至于连这两下都扛不住。”

    “唉,既然如此,你好自为之吧!告辞。”老康见他还在为自己卖店的行为感到气愤,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劝告,摇了摇头,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