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比拼对联?索布拉刚的自信(第一更,求订阅)
王桓表情不变。
他看向索布拉刚:“交流什么?”
索布拉刚道:“对联。”
话音刚落,会议厅里登时一片嘈杂。
因为大家万万没想到索布拉刚居然会提出这个要求。
“索布拉刚居然要比对联?”
“这个文化,国外很少研究吧?”
“对啊,一般人研究华夏文化,基本上都是诗词歌赋,研究对联的很少。”
“他哪里来的自信?”
“太可笑了吧?难道我们对联还比不过一个印尼人?”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为一种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诞生了无数有趣,甚至是经典的对联。它们也让文人之间的交流多了不少乐趣。
可是却从未通过有哪个国外的人精通对联。
所以听到索布拉刚的话,王桓都愣了愣。
他疑惑道:“你要和我比试对联?”
索布拉刚露出自信的笑容:“不是你,而是在座的所有人。届时我出的对联,只要在座的各位对了出来,那么我们就心服口服。”
狂妄!
这一次,所有人都怒了。
索布拉刚的话,表明了就是他要以一己之力,挑战在场所有的华夏人。
然而,索布拉刚的这番话,却并没有让四国人惊讶,而是都露出激动而期待的神色。
哪怕是刚才被打击得自信全无的浅野,这一刻眼里都多了一份自信。
因为他们相信,索布拉刚这一次绝对能够震慑到华夏人。
王桓又如何?
在他们的调查资料中,王桓虽然称得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可是却从来没有涉及过对联!
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对出来索布拉刚的那些对联!
浅野等人对索布拉刚这么自信,是有原因的。
在差不多半年以前,索布拉刚在游历华夏的时候,偶然得到了一些对联上联残谱,当时索布拉刚还不觉得这些对联有何了不起,可是当他拿回国请教印尼最精通华夏文化的学者时,对方居然连一个对联都对不上来。
索布拉刚当时惊呆了,要知道他询问的这个学者,可是正儿友们才知道这两天在文化交流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卧槽,这些狗屁小国家,狼子野心,辱我华夏之心不死,干他丫的!”
“太气愤了,他们居然敢来我们华夏,和我们比拼华夏文化?”
“打着交流的名头,却故意为难我们。这种贱人就应该赶出华夏。”
“愤怒!别让我见到这些人,否则打得他妈都认不出来。”
不过,很快就有网友看完了全部的报道,尤其是关于王桓今天在交流会上大放光彩的事情,更是被记者们大肆夸赞。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将这些回文诗发到了网上。
网友们瞬间沸腾了。
“桓哥什么时候又去参加这个交流会了?”
“对啊,一点消息都没有。”
“惹事王去了那里,还能有好事情?”
不过很快,大家就回到了正题。
看到网络上被传播的回文诗,无数人惊为天人。
“回文诗?学渣的我第一次听说。”
“我勒个擦,诗还可这么写?”
“诗还能倒着念?正着念是《夫忆妻》,倒着念是《妻忆夫》?开眼界了!”
“《春夏秋冬》?每一句都是回文诗?震精了,震精了!”
“天哪,桓哥怎么想出来的?”
“快看,还有这句话,几个字居然写出了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这么多诗,我看傻眼了。”
“尼玛呀,大家有没有见到这个《璇玑图》?要逆天啊!”
“看到了,但是看不懂。它里面真的藏着几千首诗?”
“既然王桓这么说了,那么肯定不假。”
“我觉得太夸张了吧?几千首诗,这完全超出我的想象范围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在短短时间内席卷全网。
尤其是当大家得知今天下午,王桓很有可能还要跟四国文化考察团比拼对联的时候,更是疯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