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吐蕃之战结束-第2/2页





    这还不算,王翦率部一直打到吐蕃西境尽头,替王贲收尸之后,顺势切断了阿育王朝大军撤退之路。

    如果不是还留存着一丝理智,王翦要率部攻打罕坦木帕夏古堡,替王贲报仇了。

    十一月三日,在路军跟护军不计牺牲的围攻下,逻些城也宣告陷落。至此,整个吐蕃战场已经被大夏掌控。

    被逼入绝境的阿育王朝大军,只能无奈投降。

    战后统计,两个半月的鏖战,阿育王朝投入两百万禁军,除战死者外,剩下的七十五人悉数投降。除此之外,还有二十五万吐蕃降军。

    至此,阿育王朝由巅峰时期的四百五十万大军,一下锐减至两百五十万,实力大损,未来别说征战国外,在本土的霸主地位也已摇摇欲坠。

    得到消息,孔雀王跟笈多王两大巨头,高兴的合不拢嘴。

    几乎在吐蕃之战结束的同时,早蓄势待发,一直潜伏在暗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同时向阿育王朝发起进攻。

    天竺区,迎来一场史最大规模的混战。

    此战过后,天竺区的格局将迎来一次全新的洗牌。

    吐蕃之战虽然获胜,大夏也付出惨重代价,两百余万出征的大军,最终只有一百三十万人幸存,阵亡七十余万人。

    其又以右翼军伤亡最大,五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不到二十五万,伤亡接近一半。疯狂起来的王翦,实在让人害怕。

    右翼军阵亡,除七万王贲部悉数阵亡,最大的伤亡出现在王翦率部西征之时,疯了的王翦,厮杀起来根本不计牺牲。

    吐蕃战场,是名副其实的绞肉机。

    好在幸存的一百三十万大军,经过此战的洗礼,终于成长起来,搁在其他王朝,已经可以当做精锐来用。

    奈何大夏正值最大规模的裁军,容不下这一百三十万大军。

    如何安置他们?很快有了定数。

    在得知王贲阵亡的那一刻,王翦再抑制不住心的悲痛,直接向欧阳朔奏,言辞恳切:“末将别无所求,只求能率部出征窝阔台汗国。倘若陛下能答应末将之请,末将必肝脑涂地,为帝国效忠至死。”

    王翦话已说到这份,欧阳朔还能说什么呢?

    成吉思汗的敷衍,本让欧阳朔非常不满,有了借机收拾蒙古帝国的心思,等到王贲战死,更是已经拿定主意。

    王翦此时奏,可不正是欧阳朔收买人心的机会吗?能让王翦这样的神将,死心塌地地为帝国效忠,可什么都值的。

    欧阳朔几乎没有犹豫,同意了王翦的作战计划。


    本章完